登高抒———初中语文七年级《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对比阅读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斟词酌句、结合背景等方法,赏析这两首登临诗。 2.通过比较两首诗所承载的诗人情志,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理解中国古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斟词酌句、结合背景等方法,赏析这两首登临诗。 2.通过比较两首诗所承载的诗人情志,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理解中国古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求同———导入新课 齐读这两首诗的题目,说说为什么老师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明确:诗题中都有一个“登”字。)古代文人,登高必赋,这类诗作被称为“登临诗”。登临诗是用来抒发诗人登临某处(山、亭、台、楼、阁等)而生发的情思。望着辽阔的美景,所有心绪涌上心头,他们都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两首登高诗,探寻诗人的情感密码。 (二)比异———读登临诗 (二)比异———读登临诗 1.读准字音。 2.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把握诗歌节奏。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教师朗读指导: 《登幽州台歌》要放缓语速,读出时空浩渺之感和诗人的孤独、悲怆,前两句:两处“不见”重读,语调低沉,读出孤独无奈之意。后两句:语调低沉,节奏缓慢,“悠悠”拖音、低沉,读出广漠辽远之感。“独”“怆然”“涕下”这几个词放缓、延长、停顿,语调低沉,以传递诗人悲怆孤寂感。 《登飞来峰》“不畏”重读,铿锵有力,读出无所畏惧;“自缘”语调上扬,重读,读出自信满怀;“最高层”一字一顿,重读且语调上扬,读出豪情满怀。 (三)比异———观登临景 古人创作登临诗,一般思路是:登临某处、目见何景、生发何感、因何生情。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古诗学习。 两位诗人登高远望,分别看到了什么样的景?感受到了景的什么特点? 例: 陈子昂登幽州台,看到天、地,感受到天地无边无际,广袤无垠。 陈子昂登幽州台,看到了天地悠悠,苍茫辽阔之景。 王安石登飞来峰,看到了飞来峰高耸入云,浮云翻滚,视野开阔,朝气蓬勃,辉煌明亮之景。 补充: “幽州台”:即黄金台、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浮云”:古人常用来比喻奸邪小人,如汉代陆贾《新语·慎微篇》有:“故邪臣之蔽贤,犹浮 云之障日也。” 明确:诗人因登临地点不相同,所见景物自然也不同,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以景物为切入点,抓住诗歌意象,感知诗歌内容。 (四)比异———品登临情 1.“一切景语皆情语”景随情动,情因景生。哪一句诗,哪几个字,让你触摸到了诗人的登临情? 明确: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 “悠悠”一词将时间的无尽、空间的无垠、个人的渺小生动展现; “不见”流露出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愤。 “不畏”一词,让人看到了诗人的无所畏惧、豪情满怀、踌躇满志。 “最高层”显示出诗人的自信。 补充: “幽州台”:即黄金台、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浮云”:古人常用来比喻奸邪小人,如汉代陆贾《新语·慎微篇》有:“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助读:古诗常引古代典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胸怀情思,达到以古证今、言简义丰的效果,这种手法就叫做“用典”,也是古诗常用的写作手法。 2. 知人论世究其因 同是登高,同样远眺,二人抒发的情感为何如此迥异? 《孟子·万章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 【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