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卷网-2018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第1课 主 题:品味经典寓言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 计 者:三年级教研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捡到野兔,结果不但没有得到野兔,反而被人取笑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有侥幸,不能指望不劳而获。 3.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上已经接触过文言文《司马光》,对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一定的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的特点,学生还是会有一定的陌生感,所以,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指导。若学生不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教师可以直接讲解。 教学目标 1、认识“宋、冀”等4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评价任务 1.借助自读、互读、指名读等形式,认识“宋、冀”等4个生字;通过观察、范写、练写,正确书写“守、株”等9个生字。 2.借助反复诵读、比赛的形式背诵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3、借助集体交流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明白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评价要点 环节一谈话导入(5分钟) 同学们,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3、理解“守株待兔”。 环节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5分钟) 1、字词教学。(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2)打乱顺序读。(3)做游戏巩固生字。2、朗读教学。(1)出示易读错的句子。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读wéi,表示被动。(2)自由练读,指名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完成目标一)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读准字音,评价朗读效果。交流识字方法。(完成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理清句意感悟道理(10分钟) 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交流理解。感悟道理。 生谈自己的理解,全班交流,师总结。(完成目标二、三) 利用全班交流的形式理解句意,感悟道理。(完成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四指导书写(10分钟) 1、出示要写的9个生字。2、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3、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关键笔画。4、教师范写。5、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评价。(完成目标一) 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完成评价目标一)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日做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6、陶罐和铁罐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卷网-2018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第2课 主 题:品味经典寓言 课 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 计 者:三年级教研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