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38520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67261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材料一:19世纪末俄国工业化的进19世纪末俄国工业化的进展造就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代产业工人。他们然只占劳动力总数的10%,却蕴藏着强大的革命能量。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任务一:根据材料,结合课本p.91,归纳概括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但仍落后于西欧国家。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组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开展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思想: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900)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对俄国的认识 “一国胜利论” 建立政权的方式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任务二:根据教材内容,总结概括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并完成表格 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之间的矛盾激化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 + 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斗争 对俄国的认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1、农奴制改革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缓相对落后; 2、社会矛盾尖锐 统治者VS人民; 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 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建立政权的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国家与革命》 发展 继承 马克思主义 内容 列宁主义 肯定了资产阶级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多国胜利论: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对帝国主义的定义 对俄国的认识 一国 胜利论 建立政权的方式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俄国社会实际 (帝国主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对比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 1、历史地位: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