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8973

中考语文培优考试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368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中考,语文,培优,考试,试卷
  • cover
浙江中考语文培优考试试卷 总分:50分 一、材料阅读与交流表达综合题(共20分) 材料一:古代科举考试 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历经数朝,形式与内容不断变化。其制度旨在打破世袭制度,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拔贤能之士。然而,科举之路并非坦途,无数士子为之奋斗终生,其中不乏白首空归者。 材料二:古诗文中的考试 古诗文中不乏对考试的描写。如唐代孟郊的《登科后》中写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科举及第后的喜悦之情。而宋代汪洙的《神童诗》则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材料三:现代考试制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考试制度应运而生。中考、高考等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然而,现代考试制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应试教育的弊端、考试作弊等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你对古诗文的理解,分析古代科举考试对士子心态的影响。(4分) 2. 材料三中提到的现代考试制度面临着哪些挑战?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3. 交流与表达: 假如你是古代一位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请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此刻的心情。(6分) (提示:可从紧张、期待、忐忑、自信等角度进行描写,注意情感的表达与文字的流畅。) 4. 交流与表达: 对于今天的语文考试,你开心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考试经历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8分) (提示:可从考试难度、自我发挥、考试环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角度进行阐述,注意表达清晰、逻辑连贯。)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富兰克林自传 节选 我想你或许想知道一点我父亲的外貌和性格吧;他体格健全,身材中等,但长得很结实,十分强壮;他生性颖悟,善画,稍懂音乐;他的嗓子清脆悦耳,所以,有时候在晚间工作完毕后,当他在提琴上拉着赞美歌的调子,一面唱着歌的时候,听上去是怪好听的;他对于机械工作也很有才能,有时候碰到其他行业的工具,他也能运用自如;但是他最大的长处是在处理公私重大问题时他所表现的深刻见解和正确判断;果然,他从来没有参预政权工作,家里孩子众多,需要他去教育,家境又困难,使他无法离开他的行业;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常常有地方上的名人来请教他关于镇上或他所属教会的问题,他们很重视他的判断和忠告,同时当人们在个人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常常来向他讨教,他常常被人们选定为争执双方的仲裁人;他喜欢尽可能地时常请一些通达的友人或邻居来进餐叙谈,在这种时候他总是设法提出一些明智或有益的讨论题,好增进孩子们的智慧;这样他使我们注意到立身处世中善良、正直和审慎的种种美德,对于餐桌上的食物很少留意或完全不注意,不管菜肴烹调的优劣,当令或落令,滋味的好坏,以及与同类中其他菜肴的比较;结果当我长大时我对这些事物完全不加注意,对我面前的菜肴漠不关心,粗心大意到这样一个程度:甚至在饭后几小时内人们若问我饭餐的内容我会瞠目不知所对;在旅途中,当我的旅伴们因为缺乏可口的食物,不能满足他们比较高贵一精一致的口味和食欲而感到痛苦的时候,我这种习惯倒是一种方便。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我在我父亲的铺子里这样继续工作了两年,就是说,直到我十二岁的时候为止;我哥哥约翰本来是学皂烛制造业的,这时已经离开了我父亲,成了家,在罗特岛独自做起生意来,很明显的我注定要接替他的位置,成为一个蜡烛制造匠了;但是由于这时候我仍然不喜欢这个行业,我父亲害怕:假如他不替我找一个更合适的职业的话,我会像他的儿子约赛亚一样地私自脱逃去航海,使他十分恼怒;因此他有时带我去散步,去观看细木匠、砖匠、旋工、铜匠等工作,以便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