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课题 可爱的动物 单元 第14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互转换的课程。主要引导学生运用黏土,以捏、揉、搓、压、切、粘等多种捏塑的方法表现可爱的动物,进行造型表现的训练。在学生之前掌握彩泥制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欣赏图片、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状、漂亮的色彩捏塑出可爱的动物。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认识捏塑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表现形式,了解各种动物的形象特征。艺术表现:观察生活中各种动物的形象,欣赏不同造型、色彩各异的优秀泥塑作品与表现方法。创意实践:运用捏、揉、搓、压、切、粘等捏塑造型的方法,制作立体彩泥动物。文化理解:使学生感受捏塑造型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重点 对捏塑造型的方法运用与掌握。 难点 有创意地表现捏塑动物的趣味性。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播放动画片)动物园里的动物多不多啊!小动物们都很可爱!在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后,教师板画几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猜猜看,分别是哪种动物的尾巴?师:你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呢?请看黑板,(老师快速填画出动物的头、身体)这些小动物今天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这节咱们就共同来学习“可爱的动物” (板书课题) 此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欢快的导入情境,给孩子们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开场,这样的设计是为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下个环节欣赏观察动物的形状、颜色做铺垫 讲授新课 引导启发、开阔视野1.观察欣赏各种动物图片师:你喜欢哪些动物呢?(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观察各种不同的动物)你认识这些动物吗?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都有什么特征?想一想大自然中的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都有什么特征。如:大象的长鼻子,犀牛的角。2.找出小动物特征观察常见小动物,思考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征?特征? 预设:猴子的脸型不同及细长的尾巴,兔子的长耳朵,猪的短鼻子上有两个鼻孔等。 师:孩子们这些小动物特征很重要,如果捏塑一只小动物,只要抓住特征,并且夸张它的特征,小动物就非常形象了。你们想试一试吗?自主学习、挥洒个性1.欣赏古代陶瓷作品 了解捏塑艺术 捏塑造型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艺术。鸡、鱼两种动物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寓意,鸡即“大吉大利”、鱼即“连年有余”,象征着吉祥、富有。两尊小动物作品造型概括、生动可爱、别有趣味。2.现代雕塑家的作品小组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捏塑动物的特征。汇报总结,并板书:简化、夸张、美化师:捏塑造型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艺术。欣赏捏塑作品时,小组讨论各种动物的捏塑方法。教师示范 师:捏塑动物首先应该捏塑哪个部分?(大结构头、身体)观察可以把动物的头、身体概括成什么样形状?(球 椭圆)那么一个圆形我能作出这么多的小动物,你们相信吗?让学生观察用多种方法制作好的动物。小组讨论探究:各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捏、揉、搓、压、切、粘等技法。 出示大量的图片,使孩子们生产强烈的视觉刺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增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从形、色、花纹、动态等方面进行欣赏,探索可爱动物的特征。了解捏塑艺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和创作欲望。通过直观演示、作品赏析,更清楚地感受创作的过程。让孩子们参与到绘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