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49376

21《登飞来峰》学习任务单-(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408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备课,名师,下册,七年级,语文,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登飞来峰》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 2.品味诗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课前预习】 1.词语释义 千寻: 闻说: 不畏: 缘: (答案见配套课件) 2.背景链接。 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课中探究】 任务一: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2.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任务二:品读诗句,感悟哲理 1.诗人如何表现古塔之高?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三、四两句议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任务三:对比阅读,拓展迁移 1.对比阅读《登飞来峰》、《题西林壁》、《观书有感》,说说它们有何相同之处。 2.引入诗评,明确宋诗特点。 【课后延学】 1. 背诵《登飞来峰》。 2. 思考《题西林壁》和《观书有感》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附: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西林壁》: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观书有感》: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