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50477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4.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共23张ppt)

日期:2025-10-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66811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理,协同,23张,背景,发展,京津冀
  • cover
(课件网)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第四章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中图版 地理背景 存在的问题 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 途径方法 目 录 京津冀地区行政区划 (1)位置和范围 位于36°05′~42°40′N, 113°27′~119°50′E,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地理位置优越,三地位置邻近。有利于三地的协同发展,三地有长期协同发展的基础 一、地理背景 京津冀地区行政区划 (2)地位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所在地 一、地理背景 地形 (3)地形 京津冀地区西侧是太行山脉,北侧是燕山山脉,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东部、南部为华北平原北部,地势较低,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 一、地理背景 (4)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年降水量400~800mm,多集中于夏季(7、8月份),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京津冀地区 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 一、地理背景 (5)水文: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 南运河和北运河为核心水系。 湖泊主要有白洋淀; (6)资源:主要供水源是地下水,水资源短缺严重;有较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但供应较为紧张,需要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 白洋淀 大清河 发电厂 一、地理背景 (7)交通:近700千米的海岸线上,坐落着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等天然不冻海港,海运条件便利,岸线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形成连接三地之间人口、产业的流动,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地理背景 (7)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北京人和天津人口密度大,产业分布相对密集,而河北省人口密度相对小,产业分布相对稀疏; 京津冀地区人口密度 一、地理背景 背景 地理条件 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三地位置邻近 有利于三地的协同发展,三地有长期协同发展的基础 交通 交通运输便利,形成连接三地的快速交通网 有利于加强三地之间人口、产业的流动,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资源 水资源短缺严重;有较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但供应较为紧张 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不利于区域发展;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 人口 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分布不均 人口流动不合理,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 经济 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显著,京津发展水平高,河北发展水平低 没有形成良好的地区间经济合作机制,缺乏良好的地区分工与合作 总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及其对协同发展影响 思考:在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京津冀地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京津冀地区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分析探讨京津冀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课本P87) 二、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问题: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超采。 (2)大气环境问题:雾霾、沙尘暴等; (3)人口和产业问题: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但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流动不合理,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衡。京津人口密度大、产业分布集中,河北人口密度小,产业分布稀疏。地区经济合作机制欠佳,缺乏良好的地区分工与合作,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有效协调; (4)北京"大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教育和医疗资源紧张等; 三、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京津冀同属华北要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一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位置、人口、经济、社会、生态) (2)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