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温故 含义 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构成 类型 含义 构成 类型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情境一中的案例,总结复合判断的种类含义 2.通过分析探究情境二、情境三和情境四,分别阐释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的含义、构成,分析如何判断真假,树立正确的逻辑思维观念。 3.搜集材料,总结正确运用各种判断来解决现实中逻辑问题,培养正确的公共参与意识。 课标要求:了解恰当运用判断的条件,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类型 学习任务一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复合判断的必要性 2.复合判断的含义 3.复合判断的构成 4.复合判断的种类 情境一:课本P36探究与分享 思考 1.找出材料的判断句。 2.仙鹤的判断和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是否相同? 乌龟约仙鹤一起到远方旅游。乌龟不会飞,它咬住树枝的中间,要两只仙鹤各叼住树枝的一端。临行前,仙鹤提醒乌龟到了空中不要说话:“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当它们飞过一个小镇时,有个小孩喊道:“看呀,仙鹤绑架了乌龟!”乌龟想解释一下,刚说“不……”,就从空中掉了下去…… 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 仙鹤的话: 你一张嘴 你会掉下去 是一个复合判断 由两个判断组成 ①复合判断是由其本身包含的其他判断构成的判断,从分析复合判断的逻辑结构看,直接构成它的要素是判断。这里的判断可以是简单判断,也可以是复合判断。 ②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是简单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也就是说,从分析简单判断的逻辑结构看,它的基本要素是概念。 点评: (1)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 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 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复合判断的含义: 复合判断是指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是一个性质判断 是一个性质判断 复合判断 1、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与含义 2、、复合判断的逻辑结构是什么? 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 联结支判断的词项 要么 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 武松被老虎吃掉。 支判断 支判断 联结词 联结词 只要 你说得对,我们 就 改正。 支判断 支判断 联结词 联结词 4. 复合判断的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学习任务二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2分钟,课本37-38页) 1.联言判断的含义 2.联言判断的构成 3.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4.联言判断的真假 5.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6.正确运用联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小华读了一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却要承认他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情境探究二:课本P37 思考: 1、小华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如何判定的? 2、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为什么? 联言判断 1、联言判断的含义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例如:“泰山既雄伟,又壮丽。”这个联言判断断定了“泰山雄伟”和“泰山壮丽”这两种事物情况的同时存在。 2、联言判断的逻辑结构(P37): 联言判断是由联言支和联结项两个部分组成。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 联结联言支的词项 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 这篇散文文笔生动 而且 这篇散文富有哲理。 联言支 联言支 联结项 【提示】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有两个联言支。 联言判断常用并列复句、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和转折复句表示。例如: ①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 ②他不仅是班长,而且是校学生会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