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58241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9-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72248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2,学年,逻辑与思维,必修,选择性,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二框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第一目 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 (1)含义: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正确反映)。注: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 (2)局限性: 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例:对某同学的第一印象。 示例评析 下列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 1+2=2+1 4+5=5+4 8×6=6×8 9×7=7×9 A+B=B+A A×B=B×A ARB=BRA 第一级抽象 第二级抽象 第三级抽象 以自然数表示具体事物的量,具体事物之间的换位关系 以A、B表示任意自然数,抽象的数量之间加、乘的换位关系 抽象的符号R之间的换位关系 从个性中抽取概括出共性 2、思维抽象 (1)含义: ①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整体→部分 例:小李是一个中学生。 舍弃了小李的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属性,剩下的只是他作为“中学生”的规定性。 ②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个性→共性 例:什么是植物呢?科学家经过对各种植物特征的思维抽象,概括出植物的定义。 (2)目的与内容: ①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 ②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 抽象是相对于具体而言的。 (1)当作动词使用:认识过程 指一种思维活动,指人的思维从事物整体中提取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其共性的活动。 例:这朵花是红色的,将“红色”这种属性从这朵花的多种属性中提取出来,至于这朵花的其他属性,如形状、气味等被思维舍弃了。 相关链接: 如何理解抽象 判断:他抽象出的抽象,太抽象了。 (2)当作名词使用:认识成果 作为上述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得出的某个概念(如红色)或判断(如这朵花是红色的),我们也可称为抽象。 (3)当作形容词使用 例:这是一种抽象的认识。你的话太抽象。(空洞的、笼统的,不够具体的思维或认识。) (3)思维抽象的环节: ①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 2、思维抽象 例如:小芳同学学习很用功,可在数学考试中得分总是不高,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原因:审题不准确。在以后的练习和测试中,小明重抓审题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芳的成绩有了起色。小芳重抓审题关,属于思维抽象环节中的分离。 ②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例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把“豆腐西施”杨二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比喻为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3)思维抽象的环节: ③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述。(即将抽出的结果,用概念和判断的形式固定下来)。 2、思维抽象 例如:爱因斯坦总结出的质能方程式: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属于思维抽象的简略化。 ④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环节都可能出现)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 在几何学中,“点”没有大小,“线”没有宽度,“面”没有厚度。 在流体力学中,“理想液体”既不可压缩又没有黏滞性。 在分子物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