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61635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85010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7课,大的,历史,转折,课件,24张
  • cover
(课件网)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与历史意义。 3、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果;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思想解放: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二、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有人赴京上访。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上访高峰期,在北京守候者达数十万人,接待站无法应付,一些上访者只好露宿街头,在街头的餐馆里捡剩饭吃。 上访信 群众日记:1977年3月18日 多云 我今年17岁,我的父亲是成都一所中学的老师,因写了一篇关于西方文学史的文章,就被指责走资本主义道路,被打成“反革命”、“走资派”关进了牛棚。 “文革”结束了,可我却依然是“反革命分子”的儿子,家里生活也依然非常拮据。我迷茫的走在大街上,看到墙上刺眼的标语:“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这真的是真理吗?我的前途何在…… 你从日记中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 “两个凡是”实质: “左”倾错误的继续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性质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 影响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时间 1978年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观看视频后结合课本P35、36内容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概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结合材料和“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点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 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这个重大历史关头而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1979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新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从实际出发) 新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拉开改革开放序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领导: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 两个“凡是”“左”倾路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