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64618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8387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三三,考试
    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深圳华强北以销售电子类产品而闻名,被誉为“中华电子第一街”。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早的电子类产品生产及组装基地落户华强北路,并逐渐形成产销一体化基地。90年代初,华强北路被纳入中心城区,其电子制造业逐渐向外转移。21世纪初,华强北转型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吸引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完成下面小题。 1. 20世纪80年代,影响电子企业优先选择深圳落户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科技 C. 交通 D. 政策 2. 90年代初,华强北电子制造企业优先选择转移至深圳周边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 A. 产销协作 B. 区域协同发展 C. 土地租金 D. 产品销售市场 3. 21世纪初,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华强北的主要目的是( ) A. 共享基础设施 B. 增加产品销量 C. 占领当地市场 D. 加强技术协作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相关材料可知,深圳被设定为经济特区,这使得深圳在经济政策上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制定更有利于企业和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影响电子企业优先选择深圳落户的主导因素是政策,D正确,市场、 科技、 交通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华强北路被纳入中心城区,其电子制造业逐渐向外转移,优先选择转移至深圳周边地区便于开展产业活动,便于产销协作,A正确;制造企业外迁对区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考虑内容,B错误;深圳周边地区土地租金也相对中西部省份较高,且周边地区并非主要产品销售市场,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华强北转型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华强北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产品知名度,增加产品销量,B正确;华强北作为电子产品集散地,品牌商家对基础设施,当地市场,研发技术需求较小,ACD错误。故选B。 【点睛】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2、人文因素 :①市场:要考虑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 ②交通运输:选择交通便利、客流量大的地方。 ③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 ④集聚:一方面便于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⑤其他因素: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乡村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体,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下图示意川渝丘陵地区某乡村局部用地分布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乡村居住用地较为分散,有利于( ) A. 就近取水 B. 保持水土 C. 田间耕作 D. 节约用地 5. 图中“塘”的主要功能是( ) ①水产养殖②防洪发电③调节气候④蓄水灌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该区域乡村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在( ) ①墙体厚,利于保暖②屋檐宽,遮阳挡雨 ③屋顶陡,便于排水④皆朝南,方便采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4. C 5. D 6. B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为川渝丘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