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全章复习 重难点1 对力的理解 重难点2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重难点3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难点1 对力的理解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必定也要反作用于另一个物体,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物体间力的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如万有引力、磁力等可以不通过直接接触产生力的作用。 5.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两个物体虽然接触,但是没有发生推、拉、提、挤、压等作用也可能不产生力。 例1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 作用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选项A正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选项B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选项C错误;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选项D错误。 A 1.如图6-1所示,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_____。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运动员 形状 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60 N的力推乙,如图6-2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 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提示】甲用60 N的力推乙,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甲的推力也为60 N;甲、乙同时受到对方的推力作用,两力方向相反,则甲、乙均向后退;乙向后退的过程中,乙与甲脱离接触,不再受甲的推力作用;乙受到甲的推力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难点2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2.选用钩码的原因:便于直接读取质量;便于寻找规律。 3.改变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寻找规律。 4.结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G-m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例2 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质量m/g 50 100 150 250 重力G/N 0.5 1 1.5 2 2.5 (1)实验记录表中所缺物体质量为_____kg,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6-3中画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关系 图像。 【解析】 (1)按照表中质量大小的规律,所缺物体的质量应该为200 g,即为0.2 kg。将表中质量对应横坐标,重力对应纵坐标,利用描点法画出图像如图6-4所示。 0.2 如图6-4所示 (2)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 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4 5 质量m/g 50 100 150 250 重力G/N 0.5 1 1.5 2 2.5 【解析】 (2)由图像可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所以实验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3)太空中_____(填“能”或“不能”) 进行上述实验,原因是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4 5 质量m/g 50 100 150 250 重力G/N 0.5 1 1.5 2 2.5 【解析】 (3)在太空中,所有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重力。 不能 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4)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