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65703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全章复习 课件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共7份打包)

日期:2025-05-1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1186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科版,打包,7份,一册,八年级
    (课件网)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全章复习 重难点1 杠杆作图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重难点2 滑轮组 重难点3 功和功率的计算 重难点4 机械效率的计算 重难点5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重难点6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重难点1 杠杆作图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1.杠杆的五要素:如图10-1所示。 2.力臂的画法:①找出支点,②画出力的作用线(虚线),③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虚线),④用大括号把垂线段括起来,并标上力臂的符号。 3.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例1 图10-2甲是果农修剪树枝的情景,图10-2乙是图甲剪刀部分的简化图,F1是剪刀受到的动力,B是阻力的作用点。请在图10-2乙中标出支点O的位置,并作出阻力F2和动力臂l1。 【解析】 本题考查力臂的画法 画力臂的关键是要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由图10-2甲可知支点O在剪刀的转轴处,从支点向动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l1;阻力F2垂直于B点所在的刀面;动力使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阻力应使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阻力臂比动力臂短,因此阻力大于动力,故F2的线段要 比F1长一些,如图10-3 所示。 答案:如图10-3所示 例2 如图10-4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位置。在整个过程中,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保持垂直(OA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拉力F逐渐变小 B.由于拉力F的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故拉力F始终 保持最小值不变 C.拉力F逐渐变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拉力F的变化情况 【解析】 本题考查杠杆的动态平衡。由题意知,圆柱体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且拉力F始终与OA保持垂直,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F×OA=G×OB,其中OB是重力的力臂。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F的力臂OA保持不变,但是重力的力臂OB逐渐变小,所以拉力F逐渐变小。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 【小锦囊】(1)杠杆最小动力作图中最大力臂的确定:①若作用点已知,则作用点到支点的连线即为最大动力臂;②若作用点未知,则杠杆上到支点距离最远的点与支点的连线即为最大动力臂。 (2)常见的杠杆动态平衡问题:①阻力(通常表现为重力)和动力臂始终不变的情形,如用杠杆缓慢提升重物且动力始终垂直于杠杆,此时可根据=C(恒量)进行分析;②阻力和阻力臂都不变的情形,如改变作用在某点上的动力的方向使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此时可根据 F1l1=C(恒量)进行分析。 1.图10-5甲是打开的汽车后备箱盖,它被液压杆支撑(不计后备箱盖重)。关箱盖时,它可看作一个杠杆,图10-5乙是其简化图,O是支点,F2是液压杆作用在A点的阻力。请在图10-5乙中画出: ①阻力臂l2; ②在B点关上后备箱盖的 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提示】(1)阻力臂为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先用虚线反向延长F2,再由O点作F2作用线的垂线即为阻力臂。 (2)要使动力最小,则动力臂最长,OB作为动力臂时最省力;阻力方向向上,因此动力F1方向向下。 如答图10-7所示 2.如图10-6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木棒的拉力F,让木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则在转动的过程中 (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保持不变 D.动力F逐渐减小 B 重难点2 滑轮组 1.竖直方向的滑轮组(如图10-7甲):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物体,重物被提升的速度和高度分别为v物、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距离分别为v绳、s,连接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n。不考虑绳重和滑轮轴间摩擦,则有F=,s=nh,v绳=nv物。 2.水平方向的滑轮组(如图10-7乙):用滑轮组水平匀速拉动物体,物体所受水平方向的摩擦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