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67748

4.1 认识多媒介 教学设计+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48477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识多,媒介,教学设计,课件,27张,PPT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辨析微视频与其他媒介的不同之处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前调查的方式,初步了解当下大众获取信息的媒介选择种类及其特点。 2. 欣赏经典微视频作品,进一步辨析微视频和其他媒介的不同之处。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微视频与不同媒介的比较,感知微视频的呈现和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欣赏经典微视频,多角度辨析微视频与其他媒介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分小组采访身边的人,记录并总结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当下在空闲时获取信息的习惯,并填写下面表格。 被调查人获取信息的最常用媒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选择该媒介的主要原因获取信息的主要类型(文字、图片、声音、微视频或其他)获取信息所用的时长 明确调查要求:调查对象可以是同桌、父母、爷爷奶奶等(最好涵盖不同年龄层,且每小组调查对象不少于10人),结束后需整理调查结果,形成简单的调查报告,课堂上进行汇报。 二、调查成果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引入微视频的概念。 被调查人获取信息的最常用媒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选择该媒介的主要原因获取信息的主要类型(文字、图片、声音、微视频或其他)获取信息所用的时长同桌/室友/朋友/兄弟姐妹(16———25岁)网络1.网络快速便捷,信息丰富有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文字、图片、微视频每日平均60分钟 爸爸/妈妈(42岁———50岁)网络1.网络快速便捷,搜索信息非常便捷,具有实用性。 2.网络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具有多种价值。文字、图片微视频每天平均2小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5—75岁)网络、电视1.有固定的电视栏目,不需要使用手机进行搜索、点击等操作。 2.屏幕大,音量响,更便于视听。 3.使用智能手机后,抖音上的微视频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快速便捷,无须看字。图片、声音、微视频每天平均90分钟 调查报告: 1.通过对不同年龄阶层人的调查,我们发现因为网络的快速和便捷,目前它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热衷于用网络获取信息; 2.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信息,获取时间相对自由,获取时长因人而异,原本的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几乎已经快绝迹; 3.目前因网络信息类型多样化,人们可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其中微视频因其直观、快速、精准、多元等特点深受欢迎。但也不得不承认,微视频因其制作便捷的优势,也存在粗制滥造、立意不高,甚至虚假诱导的弊病,需要人们加以甄别。 三、明确微视频概念 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短则30秒,长则20分钟左右,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剪辑视频、广告片段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百度百科) 四、欣赏经典微纪录片《故宫100》,进一步感知微视频的特点,辨析微视频与其他媒介的区别。(因课堂时长关系,欣赏作业可于课前布置) 补充介绍: 《故宫100》:是继2003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纪录片《故宫》之后,又一次以故宫为主题打造的影像作品。本片通过100集每集6分钟的短纪录片节目,讲述一百座建筑的命运,呈现故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一百个空间故事,建构一个故宫的全息建筑影像系统,以既富现代感又多样的方法,把紫禁城建筑的功能、意象及美学价值演绎,进而推中国文化中的普遍意义,面向世界,令观众产生共鸣。《故宫 100》播出后在 上做了相应的民调,其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