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71066

【核心素养目标】广州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 第五单元 第3课《守法小公民》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19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80537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案,课件,守法小公民,3课,四下
    (课件网) 第三课时 守法小公民 (广州版)四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判断行为事件是否违法,并能培养法律意识,遵守法的规定。 01 02 围绕案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交流讨论,通过网络搜索为其找出法律依据。培养能够法律知识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的能力。 03 能在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为其找到解决方式。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解决问题 价值体认 通过案例分析活动实践,初步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运用简单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小明是一个集邮迷。有一天,他看见寄给邻居张大爷的信封上贴着一张精美的邮票,他太喜欢这张邮票了…… 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A.把邮票撕下,重新贴上另一张邮票。 B.把邮票撕下,把信放回原处。 C.自己去买一张一模一样的邮票。 D.把信封上的邮票撕下,把信扔掉。 E.当面向张大爷要这张邮票。 小明应该自己去买一张一模一样的邮票。因为邮票是张大爷的,其所有权归张大爷。 说一说 请你来做“小法官”。找出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条文,说明哪些行为是违法的,然后和同学们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违法行为 我的判断 法律依据 刷手通过虚假交易并作出虚假评价,提升卖家信誉。 违法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探究新知 你说我说 说一说 违法行为 我的判断 法律依据 在网络中公开使用肖像权人的肖像等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违法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 违法 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而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探究新知 你说我说 说一说 同学们交流时,你发现大家的判断哪方面和你的观点是一致的,哪方面不同。请你整理、归纳后写下来。 探究新知 你说我说 相同点: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不同点: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探究新知 动一动 说干就干 下面的案例,请利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条文,提出解决办法。 我的意见:如果父母坚持让小红去打工,小红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起诉父母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要求法院做出相关判决,并保障小学毕业生的受教育权。 小红小学毕业了,妈妈想让她去打工。但小红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非常想上学。她该怎么办?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探究新知 动一动 说干就干 有一天,小刚发现自己的相片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展示在影楼的橱窗里,他不想自己的照片展示在那里,他该怎么办 我的意见:如果与侵权方进行协商无果,则可以引用肖像权法律原则:在中国,个人肖像权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向侵权方提出维权要求,你可以采取法律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探究新知 动一动 说干就干 小东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几个青年围住恐吓,向他要钱。他该怎么办 我的意见:保留相关证据,向警方报案,警方将根据证据进行调查,如查实恐吓和敲诈行为,可以提请起诉。(中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情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