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71950

浙摄版信息技术五下第7课《询问交互》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260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摄版,信息技术,五下,7课,询问交互,教案
  • cover
《询问交互》教学设计 学校 设计者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实现问答交互的功能,即计算机询问题目并根据用户输入的回答判断对错。 从Scratch的特点出发,将程序设计分为设计舞台与角色、编写脚本两个部分。教材通过卡通人物的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编写问答交互脚本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学生编写脚本时,可以演示、运行范例,让学生分析要对提问角色做哪些初始化设置以及这样设置的原因。 编写问答交互脚本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其中包含了本课的两个学习难点。学生首次接触“询问”、“回答”指令,可以先演示这两个指令的使用方法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生活实际,设计问答交互程序的主要算法。 2. 在编写问答交互脚本过程中,理解双分支选择结构,理解“询问”与“回答”的关系。 教学重点:利用双分支结构编写问答交互脚本。 教学难点:理解双分支选择结构;理解“询问”与“回答”的关系。 核心素养指向 在设计程序脚本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在绘制选择结构流程图时,培养适当的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算法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单分支流程结构,因此教学中可以给学生留下探索和迁移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尝试根据算法描述,寻找合适的指令,组合完成问答交互脚本,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演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等形式生动演示计算机执行双分支选择结构的过程。 设计构想 整体设想 首先可由生活中的知识问答游戏引入本课,引导学生在回忆或观看相关素材后,尝试归纳问答交互有哪些环节,然后找出关键步骤,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 使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然后对算法进行完善、改进。 最后设计舞台与角色,编写问答交互脚本,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生动演示程序。 教法学法 上网搜索、分组讨论、教师讲解。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环节1:激疑导课,引出课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老师演示一个知识问答游戏《知识问答》,请学生尝试归纳问答交互有哪些环节? 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思考问答交互程序需要编写哪些环节。 二、环节2:案例揭示,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通过分析问答交互的环节,引导学生寻找问答交互的关键步骤。 2、通过分析关键步骤,让学生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在单分支选择流程结构的基础上,画出程序流程图,并使用流程图描述双分支选择结构的算法。 对复杂的脚本编写任务进行分析,化解成几个步骤,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分析算法。 三、环节3:探究讨论,寻求对策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在演示、运行范例程序以后,通过程序流程图和算法的分析,让学生试着编写问答交互程序脚本。 注:设计舞台与角色时,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程序界面,提示学生对角色和造型进行合理命名,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在程序编写过程中,让学生分析“询问”和“回答”这两个指令的使用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双分支选择结构。 通过程序脚本的分析和编写,加强对双分支选择结构的理解,并能够掌握利用双分支结构编写问答交互脚本。 四、环节4:总结提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组织学生对已经完成的问答交互脚本程序进行交流与演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等形式生动演示计算机执行双分支选择结构的过程。 2、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对自己的程序进行改进。 在交流和演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程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能够对程序进行适当的改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