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75623

中考作文指导 第一讲 课件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621590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考,作文,指导,第一,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考作文指导 第一讲 景物描写-感官调动 01 02 谋篇布局-首尾呼应 03 人物刻画-欲扬先抑 04 审题立意-化实为虚 05 语言表达-夹叙夹议 目录 第一节 景物描写之感官调动 链接课文 《春》 《雨的四季》 以课文《春》 为例子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触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嗅觉)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视觉、听觉) 以课文《雨的四季》 为例子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视觉),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听觉)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嗅觉)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概念定义 要点 知识总结 什么是感官? 感受外界事物的器官。 示图 调动感官 通过仔细观察, 对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等进行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的方法。 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 将感觉转化成文字 让文字呈现出画面 常见手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 通感:将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引起感觉转移的一种手法。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节选) 用修辞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03 例如: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春》节选) 01 实:眼见之景 虚:联想、回忆、想象之景 02 实操练习 《我眼中的秋天》 我眼中的秋天 “碧云天,黄叶地”,是范仲淹眼中的秋天我眼中的秋天是秋风吹到乡村的眷恋。 乡村的仲秋,早上已有薄薄的晨雾。远处的山,只能看见朦朦胧胧的一片,恰似一个个少女的头上蒙着一层面纱,仔细看,才能看出它们的轮廓。山的下面,是形状各异的田。田中的稻谷早已收完,只剩稻茬排得整整齐齐。(视觉) 外婆家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瓜豆蔬菜都被这薄薄的雾铺上了一层小小的、细细的露珠。这时鸡鸭也从圈中跑出来了,它们争先恐后地来到食槽前,想看看今天的早餐是什么。早餐有些单调,只有干芭米和少许的谷子。它们啄了几口,就踱着方步,在菜园子边转悠,趁外婆不注意,一跃就飞进了菜园子里,啄了些新鲜的沾着露珠的菜,才心满意足摇摆着走出了院子。(拟人) 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雾渐渐散了,植物上的露水也蒸发了,远处的山显出本来的面貌,花草树木多姿多彩,大地充满生机。此时橘子树最耀眼,青葱的树叶中是密密麻麻的金黄大橘子,橘子皮十分光滑,在阳光的照射下异常闪亮,一眼望去,像是树上长满了星星。这些“星星”在秋风中送出阵阵果香,这是最真实的橘子味儿,酸甜清香。旁边的梨子虽然外表没有橘子那样光鲜亮丽,但它的味道丝毫不输给橘子。只要用刀轻轻地把梨划开,汁水马上从梨肉中溢出,忍不得一滴汁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