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魅力:十二生肖》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十二生肖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了解每个生肖的特征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表现十二生肖的形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理解十二生肖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家庭情感纽带。 教学重点 - 认识并理解十二生肖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 - 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至少两个生肖动物的基本形态。 教学难点 - 如何在创作中抓住生肖动物的主要特征,使形象生动有趣。 -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审美,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生肖作品。 教学准备 -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动画视频) - 十二生肖图册、绘本 - 绘画材料(素描纸、彩铅、水彩笔、油画棒等) - 《十二生肖歌》音频 教学过程 二、新知探索 1 生肖故事剧场 - 角色扮演: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配给他们不同的生肖角色,通过简单的剧本演绎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观看表演的同时加深对各生肖特性的认识。 - 故事解析:表演结束后,引导全班同学讨论每个生肖在故事中的表现和特点,以及它们为什么能代表特定年份的性格特质。 2 文化探秘 - 多媒体互动: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关于十二生肖的艺术作品,如剪纸、雕塑、年画等,让学生感受生肖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 -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生肖在民间故事、节日习俗、艺术作品中的呈现形式,5分钟后每组派代表分享发现,教师汇总整理,形成生肖文化的知识网络。 3 生肖连连看 -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生肖连连看”游戏,将生肖图案与对应的年份、属性(如五行、性格特点)卡片混合放置,学生需匹配正确答案。此活动旨在巩固学生对生肖周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技能指导 1 观察与描绘 - 细节观察:以“龙”和“猴”为例,通过高清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其形态结构,特别关注眼睛、爪子、尾巴等关键部位,理解如何通过线条表现动感和表情。 - 分步演示:教师在电子白板上逐步演示绘制“龙”的过程,从草图轮廓到细节勾勒,再到上色,每一步都边画边讲解技巧,如如何通过曲线展现龙的灵动,如何利用色彩表达神秘气质。 2 创意激发 - 案例赏析:展示不同风格的生肖艺术作品,如卡通、写实、抽象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保留生肖特征的基础上加入个人创意。 -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围绕选定的生肖,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发散思维,记录下与该生肖相关的关键词、颜色、情感等,为后续创作做准备。 四、动手实践 1 个性化创作 - 创意构思:每位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和启发,选定一个生肖进行创作前的构思,考虑想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和艺术风格。 - 分阶段实施:将创作过程分为草图绘制、修正定稿、上色装饰三个阶段。学生先用铅笔轻轻勾勒轮廓,之后经过自我审视或小组内互相建议进行修正,最后添加色彩和细节装饰。 2 技术支持与互助 - 技术小站:设立“技术支持站”,由教师或已掌握某项技能的学生志愿者驻守,为遇到具体技术难题的同学提供即时帮助,比如如何处理复杂结构的透视、如何搭配色彩等。 - 创意市集:设置一段时间,让学生在教室里走动,欣赏并给予同伴作品正面的反馈和建设性意见,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作氛围。 3 成果预展 - 半成品展示:在创作接近尾声时,邀请几位学生自愿展示他们的半成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遇到的挑战,教师和同学可以提出鼓励和建议,为最终作品的完善提供灵感。 通过这些细化的步骤,学生将在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中,不仅掌握生肖文化的精髓,还能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我,享受创造的乐趣。 五、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