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76382

17.小军号 教学设计 赣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68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军号,教学设计,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 cover
《红色记忆:17 小军号》教学设计 一、课程概述 《小军号》是赣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旨在通过红色记忆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体会小军号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象征意义,同时结合美术学科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本节课将围绕小军号的历史背景、形状特征、色彩运用等方面展开,让学生通过创作活动,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情感联结。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识别小军号的基本结构,包括号嘴、号体和号角等部分。 -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如何表现金属质感。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看历史影像、实物观察和小组讨论,学习小军号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 通过教师示范和自主实践,掌握从构思到完成一幅小军号画作的全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和尊重,激发爱国情怀。 - 在创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小军号的文化象征意义,掌握描绘小军号的基本绘画技法。 - 教学难点: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小军号的立体感和金属光泽,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和构图传达出革命时期的氛围。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历史影像资料) - 小军号实物或模型 - 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素描纸等) - 美术教材、相关历史书籍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目标: -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为新知探索做好铺垫。 活动步骤: 1. 情境短剧:开场以一个简短的情景剧形式呈现,由几位学生扮演红军战士,其中一个手持小军号,通过模仿行军、吹号场景,再现革命时期小军号鼓舞士气的场景。短剧结束后,引导全班讨论小军号的声音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和想象。 2. 问题引导:教师提问:“当你听到小军号的声音时,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你觉得小军号在那个时代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个人想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3. 历史揭秘:简要介绍小军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角色和意义,比如它是如何成为革命战争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和精神象征的,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二)新知探索 目标: - 深入了解小军号的历史背景、结构特征及文化内涵。 活动步骤: 1. 多媒体展示:播放精心挑选的历史影像和图片资料,包括真实的小军号实物照片、历史战役中的使用场景等,边播放边进行解说,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小军号的外观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 实物观察与讨论:分组传递小军号模型或实物(如果条件允许),每组学生轮流近距离观察并讨论其构造细节,如号嘴的形状、号身的长度、材质感觉等,随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结果。 3. 知识竞赛:组织一场“小军号知识快问快答”,问题涉及小军号的起源、结构、用途等,以小组形式参与,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巩固新知。 (三)技能指导 目标: - 掌握描绘小军号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布局。 活动步骤: 1. 技巧演示:教师在电子白板或黑板上逐步演示如何描绘小军号,重点讲解如何通过不同粗细的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和体积,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深浅变化模拟金属光泽。过程中鼓励学生跟随练习,即时反馈和修正。 2. 分步解析: - 第一步:用轻柔的铅笔线条勾勒出小军号的基本轮廓,注意比例和透视关系。 - 第二步:加重线条,突出结构特征,尤其是号嘴和号角的细节。 - 第三步:上色前,讲解色彩理论,特别是如何选择和搭配色彩以表现金属的冷暖反差和光影效果。 - 第四步:示范如何添加阴影和高光,以增强立体感。 3. 技法小贴士:分享一些实用的绘画小技巧,比如如何用手指或棉签柔和颜色边缘,使画面更加自然。 (四)动手实践 目标: -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小军号的绘画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