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79609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2234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课,古代,村落,集镇,城市,学案
  • cover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认识村落的产生,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 通过了解集镇的多种成因,认识集镇的作用,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通过了解城市的多种功能和西方古代城市的特点,培养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素养。 通过了解民居特点的成因、各地不同的民居特点,培养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素养。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中西方古代城市的特点及原因。 【预习新知】 村落的产生 1、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2、出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4、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知识提升1:全面理解村落产生的影响? 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提高了生活质量 (3)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促进文明的发展; (5)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集镇的出现 1、产生原因: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根本原因) 2、过程: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分离→集聚交换生活所需→商人出现→迅速繁荣、经济中心→保护财富筑垒设防需要→集镇产生 知识提升2:中国古代集镇的特点? 经济:商业手工业繁荣; (2)政治: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3)军事:保护财产,防范外敌 (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中国古代的集镇: (1)职能:①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 ②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 ③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2)发展演变 ①两宋时期:出现了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工商业市镇),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②元朝时期: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③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知识提升3: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趋势? (1)性质变化:经济功能日益增强,由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 (2)规模扩大:人口显著增长,规模日益扩大 (3)出现专业分工: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的工商业集镇。 知识提升4:中国古代集镇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1)原因: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政治、军事因素 (2)影响:①促进商业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沟通城乡,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 ③推动城市化发展 城市的产生 【概念】古代的“城”专指用城墙围起来的防御性设施,一般都有驻军,而且是正规军。“市”,指的是市集,是人们进行物物交换或者商品贸易的地方。 1、形成: (1)条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城市兴起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 (2)地区: ①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②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3)功能: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中国古代城市: (1)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 (以奴隶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布局特点———中正有序) 知识提升5: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布局有何异同? (1)同:都依水而建,满足生活需要;布局体现了皇权政治在城市中居于核心地位。 (2)异:①长安城市布局恢宏大气,整齐划一,严格坊市制,是强大的人力规划而成。 ②北宋东京城市也有规划,但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区不规则,是商品经济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