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1041

2024中考名著阅读三轮复习提分冲刺知识梳理(下)(含答案,6份)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1900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梳理,答案,知识,中考,冲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核心考点 一、 作者作品 1.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 苏联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早年做过各种杂工,15岁加入共青团,16岁加入布琼尼领导的第一骑兵军,参加过国内战争。 战争期间负伤并患上伤寒,23岁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在病痛折磨下,他以顽强的毅力开始文学创作,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36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病逝世,年仅32岁。 2.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33年。 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描写了保尔从一个出身贫寒、充满反抗精神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战士的过程,展现了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壮阔历史画卷。 第二部描写了保尔在和平建设时期,在伤病缠身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在文学创作中找到新的生命价值的故事。 3.体裁: 长篇小说,带有自传色彩。 4.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挑战。 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大批像保尔一样的革命青年投身建设。 同时,党内也出现了“工人反对派”等思想斗争,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巩固党的团结。 5.主要内容: 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从小饱受欺凌,但充满反抗精神。 十月革命爆发后,他积极投身革命,加入红军,在战斗中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战士。 国内战争结束后,他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没有屈服于命运,以顽强的毅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新的生命价值。 6.作品主题: 革命英雄主义: 小说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的革命英雄形象,展现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为理想和事业奋斗献身的精神。 理想主义: 小说歌颂了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崇高精神,鼓舞人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生命意义的探索: 小说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揭示了即使在逆境中,人也要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7.艺术特色: 鲜明的人物形象: 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一代青年学习的榜样。其他人物如冬妮娅、丽达、朱赫来等也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真实的时代背景: 小说以真实的时代为背景,再现了十月革命、国内战争以及和平建设时期的历史画卷。 简洁流畅的语言: 小说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流畅,富有感染力。 心理描写细腻: 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8.作品价值和现实意义: 鼓舞斗志,激励后人: 小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理想和事业奋斗,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小说弘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提醒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启迪人生思考,探索生命意义: 小说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也要坚强不屈,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 主要人物 1.保尔·柯察金: 小说主人公,出身贫寒,性格倔强,富有反抗精神。他积极投身革命,在战斗中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即使在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也依然以顽强的毅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新的生命价值。 2.冬妮娅: 林务官的女儿,保尔的初恋情人。她美丽善良,但缺乏革命理想,最终与保尔分手。 3.丽达: 共青团省委委员,保尔的政治导师和精神伴侣。她成熟稳重,富有革命热情,对保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朱赫来: 波罗的海舰队水兵,老布尔什维克,保尔的革命引路人。他坚强勇敢,经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