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2004

09 《经典常谈)(考点热点)【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期末高分必刷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3437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期末,解析,原卷版,通用,全国,必刷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经典常谈》(考试热点)40题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阅读题|联读题 【选择题】 1.(22-23八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其中《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根据《说文解字》中造字的六个条例说明,“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形声字。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 C.《史记》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故选C。 2.(22-23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末)依据《经典常谈》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 B.《诗经》比、兴都是政教的警喻,在诗篇发端的叫做比。 C.《离骚》是屈原放逐时候所作。“离骚”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 D.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之外,六家都是宋人。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B.有误,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比”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 故选B。 3.(22-23八年级下·重庆忠县·期末)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A.许慎是东汉人。 故选A。 4.(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现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经典常谈》中说,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日”“月”和“江”“海”的造字法不同。 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雅,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如《关雎》《蒹葭》。 D.《经典常谈》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答案】C 【详解】考查名著识记。 C.《诗经》中“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关雎》《蒹葭》均选自“风”。 故选C。 5.(22-23八年级下·重庆·期末)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读《〈说文解字〉第一》可以了解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比如:“武”是形声字,“钱”是会意字。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在秦汉之际的文化废墟上,伏生以命护书,才使该书传于天下。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谓的“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B.“武”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