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2449

福建省期末练习卷-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003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福建省,期末,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
  • cover
2024年福建省八年级语文期末练习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分) 自然美景,心之所向。追随古人的脚步,“土地平旷,(1)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源美景一览无余;“蒹葭苍苍,(2)_____”,晶莹露水冻结成霜映入眼帘;“(3) ,波撼岳阳城”,洞庭湖壮阔气势尽收眼底。 幸福生活,身之所往。正所谓“(4) ,君子好逑”,自古美女配英雄,君子求佳人。“求之不得,(5) ”,当求不得心上人,却只得魂牵梦萦,寝食难安。而那“蒹葭萋萋,(6)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以露水起兴,更喻水边美人。美人亦怅惘,思念意中人。“青青子佩,(7)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细看玉佩,嗔怪恋人。与君相期,约会不期。“一日不见,(8) ”深沉思念,溢于言表,缠绵悱恻,婉转动人。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置身五指山中,萦回小路① (liáo)绕着山鼠轻雾,丝丝凉风裹挟着草木清香。 登至山顶,极目俯② (kàn),白云( ),群山浮动,流淌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那一座座山峰探出云雾,似朵朵芙蓉出水,无边无际的森林,空蒙深③ (suì),苍茫浩渺,气势磅礴。 山间水库,散落其间;奇山怪石,镜平如砥;异树名花,蓦然伫立。 山依偎着水,水( )着山,那种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立体美孕育( )的和谐美丽。宁静的山寨像守望的阿婆慈善而又安详,老了青砖,湿了黛瓦,袅袅炊烟,淡淡孤寂。村口那红艳艳的木棉花舞蹈着唤醒了春天……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覆盖 反映 绿水青山 B.弥漫 反映 一望无际 C.覆盖 映照 一望无际 D.弥漫 映照 绿水青山 (3)上文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_____ 3. 名著整本书阅读(6分) 为《经典常谈》制作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文学名著:《经典常谈》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1)_____的历史。 “三礼”指的是《(2)_____》《仪礼》《礼记》 《诗经》是我国诗歌(3)_____文学的源头。 二、阅读(67分) 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7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gǔ)师:渔人,此指船夫。②临圻(qí):近水曲岸之地。这里指江东地区。 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本诗为七言律诗。 B.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亲友相别往往难以再相见,所以古人重离别,离愁别绪常常成为文人吟咏的主题。本诗属于送别诗。 C.“柳”同“留”,“渡头”是送客之地,诗歌运用这两个常见意象,用眼前之景来烘托离别之情。 D.第二句点明朋友将去之地,也暗写出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渐渐远去时的情景。 5.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活水源记(节选) 刘基①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有泉焉,其始出石罅②,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③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④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A)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⑤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鲼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 有鸟大如鸲鹆⑥,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⑦。(B)有二鹡鸰,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 至是,悉出。又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