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3101

第4课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导学案(含解析)--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复习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2257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9,统编,历史,高三,--2025届,解析
  • cover
第4课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考点定位】 (1)西汉初统治的特点与“文景之治”。(2)汉武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措施及意义。(3)两汉政治统治衰亡的表现及影响。 一、西汉的建立与初期统治  1.建立:公元前202年,_____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统治。 制度建设 “汉承秦制”,但地方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文景之治”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_____”政策,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王国问题 分封诸侯王,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 [小练1]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材料中的“孝文”“孝景” 分别指谁?这体现了汉初的什么统治政策? [提示] 指汉文帝和汉景帝。政策:与民休息的政策。 二、西汉的强盛———加强集权  政治 ①颁布“_____”,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②设立中朝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③确立以_____为代表的新选官制度。 ④设立刺史,负责辖区内的巡视监察。 ⑤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经济 ①改革币制,将_____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由_____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思想 ①措施:尊崇儒术;设_____。 ②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小练2]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材料中的“臣”指谁?提出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 董仲舒。政策:尊崇儒术的政策。结果: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东汉的兴衰  1.王莽政权: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_____。23年,_____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_____,史称东汉。 3.“光武中兴”。 (1)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_____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2)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3)思想上,重视儒学。 [小练3] 《后汉书·刑法志》载,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与“文景之治”有哪些相似的原因? [提示] 现象:“光武中兴”。原因:都能从前朝灭亡原因中吸取教训;都实行轻徭薄赋之法;都善于用人、纳谏。 4.“党锢之祸”。 (1)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出现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 (2)过程: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品评人物、抨击时政,触犯了宦官利益,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5.黄巾起义:184年,_____发动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_____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四、两汉的文化  1.史学。 (1)《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首创_____通史体裁。 (2)《汉书》: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_____。 2.文学: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 3.科学技术。 医学 ①《黄帝内经》奠定了_____的基础。 ②《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数学 《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造纸术 改进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意义 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答案自填] 一、1.刘邦 2.与民休息 二、推恩令 察举制 铸币权 政府 五经博士 三、1.新 绿林军 2.洛阳 3.尚书台 4.外戚宦官 5.张角 军阀割据 四、1.纪传体 断代史 3.中医理论 主题一 统一与强盛———西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史料证史———汉初的国家治理与“文景之治” 史料一 刘邦将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