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5261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 写人抓住人物特点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40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
  • cover
题目 写人要抓住特点 对应教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 对应篇目 第三单元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目标 认识人物特点,抓住特点把人写“活” 教学重难点 怎样抓住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结构 配音讲解 画面展示 情境 导入 同学们,这是张飞,看到他的形象,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绘他呢?可能同学们马上会想到虎背熊腰、怒目圆睁、张牙舞爪等词语。 这个是林黛玉,看到她的形象,你又会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她呢?可能很多同学脑海里不由自主冒出楚楚动人、美若天仙、冰清玉洁等词语。 为什么想到的词语反差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人物的特点不同导致的。 那么,如何写出人物的特点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人要抓住特点”。 出示图片及文字:张飞 出示图片及文字:林黛玉 3.出示文字: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作 指导 人物的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外貌上的特点,比如,有的人头发浓密,有的人头发稀疏;有的人眼窝深陷,目光深沉,有的人目光清澈平和。 二是性格上的特点,比如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老成持重;有的人沉默木讷,有的人幽默风趣。 如何抓住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呢? 最重要的是学会“细心观察”。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有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莫泊桑来到路口,远远看到一座老妇人的雕塑,就回来告诉老师:“是一个老太婆。”老师摇摇头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太婆。” 莫泊桑又来到路口,这次走得更近了,回来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福楼拜听后微笑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东西别人还是可以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没有看到东西。” 莫泊桑再次来到路口,看得非常认真,回来后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福楼拜听后高兴地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满分了。” 大家看,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人物的特点会越来越鲜明。 由此可见,细心观察,才能真正抓住人物的特点。 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如何把它们写下来呢? 我们需要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所谓“人物描写”,就是以文字具体描绘出人物的形象,它主要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在对人物进行这些描写时,要尽量抓住细节,恰当的细节描写能见微知著,增强可信度和感染力。 来看《背影》里的这段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在这里,朱自清着力描写了让他动情的父亲的“背影”,写得十分细腻。 其中,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写的是父亲的穿戴;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写的是父亲的步履; “肥胖的身子”,写的是父亲的体态; “———“缩”“倾”,写的是父亲的动作…… 这样,通过对父亲的体态、衣着,以及一系列动作的细致刻画,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一个深爱着儿子的父亲形象。 除此以外,要把人物放到具体的事件中写,通过典型事件,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比如在《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中,作者就是通过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的事物”“带我去树林感受大自然”“教我理解爱的含义”这几件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她高超的教育艺术的。 在具体的事件中,视其貌,听其言,观其行,品其人,人物的特点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出示文字: 人物特点:外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