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5588

第13讲 中国的地域差异 课件(共56张PPT) 2024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湘教版)

日期:2024-06-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51504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突破,专题,复习,地理,中考,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13讲 中国的地域差异 知识建构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核心主线·思维导图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 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综合思维)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 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 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 维、地理实践力) 第13讲 中国的地域差异 要点梳理 要点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以高原、盆地、丘陵 和平原为主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气候 _____平均气温 _____0 ℃ _____0 ℃ 主要_____ 暖温带、中温带、寒 温带 亚热带、热带 _____ _____毫米 _____毫米 主要_____ 湿润区、半湿润区 湿润区 主要_____ _____ _____和 _____ 主要_____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月 小于 大于 温度带 年降水量 小于800 大于800 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 续表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河流_____ _____、流量较 小、汛期较短、含沙 量较大(东北地区大 部分河流含沙量较 小) _____、流量较 大、汛期较长、含沙 量较小 水文特征 有结冰期 无结冰期 续表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人文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_____类型 以_____为主 以_____为主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一年一熟或两年 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_____作物 _____ _____ 居民主食 以_____为主 以_____为主 耕地 旱地 水田 粮食 小麦、玉米 水稻 面食 米饭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等 柑橘、茶叶、油桐等 传统运输工具 _____ ____ 传统民居特点 屋顶_____、墙体厚、 窗户小 屋顶_____、墙 体薄、窗户大 传统体育项目 溜冰、滑雪 游泳、赛龙舟 马车 船 坡度较小 坡度较大 续表 2.四大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 分界线 差异 主导因素 南方地区和 北方地区 _____—_____线、800毫米年等降 水量线、1月0℃等温线 气温、 降水 _____ 西北地区和 北方地区 _____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降水 _____ (季风) 青藏地区和 其他地区 青藏高原边缘线(地势第一、第二级 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一线) 地势 _____ __ 秦岭 淮河 气候 400毫米 降水 地形地 势 要点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线 _____的地区 我国秦岭—淮河线_____、青藏 高原_____的地区 面积 约占全国的20% 约占全国的25% 人口 约占全国的40% 约占全国的55% 主要地形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关中平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 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气候 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以北 以南 以东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业 农业以_____为主,长 城以北农作物一般一年 一熟,长城以南的大部 分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小 麦、玉米、大豆、棉 花、谷子等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 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作物一般一 年两熟到三熟。本区物产丰饶, 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水产品和热 带作物产区 旱作 水稻 生猪 柑橘 茶叶 桑蚕 甘蔗 淡水鱼 续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工业 ____、____、_____等 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 _____重工业区、 _____工业区和山 东半岛工业区 _____矿产资源相当丰富, 如铜、铝土、钨、汞、锡等,建 有_____工业区、_____ _____工业区 旅游资源 名胜古迹众多,人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