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6055

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95138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地理,解析,原卷版,试卷,联考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三、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远郊,面积约1719km ,全境处于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脆弱。2018年底,该县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6.42%,其余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潜在风险,森林覆盖率仅43.36%。截至2020年末,该县城镇化率42.8%,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下图示意2020年石林彝族自治县“三生”空间分布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20年,该县“三生”空间的分布特征是( ) A. 生活空间松散,远离生产空间 B. 生产空间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 C. 生态用地占比较高,分布广泛 D. 生态空间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 2. 导致该县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石漠化现象较严重②城镇用地面积较大③地下水循环作用较弱④区域水土保持较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观察图表可以看出,生活空间并未远离生产空间,反而有部分重叠或接近,A错误;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而非东部地区,B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生态用地占比较大,并且分布广泛,覆盖了大部分区域,C正确;生态空间虽然面积较大,但仍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题目已明确提到该县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6.42%,因此石漠化现象是该县生态环境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①正确。城镇用地面积较大:这是人为因素,与题目要求的自然原因不符,②错误。喀斯特地貌地区地表水容易渗漏,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循环较强,③错误。由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导致区域水土保持能力较差,这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④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肇庆等9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不断深化合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甲、乙、丙三个城市2016年产业结构占比示意图,其中乙城市1978年以前是一个沿海的小渔村,197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7.0%、20.5%、42.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 香港、深圳、肇庆 B. 香港、肇庆、深圳 C. 深圳、香港、肇庆 D. 肇庆、香港、深圳 4. 乙城市早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科技 B. 矿产资源 C. 交通 D. 政策 5. 当前,甲、乙、丙三个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中的产业发展特征是( ) ①甲城市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势 ②甲城市现代服务业发达 ③乙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大 ④丙城市制造业支撑明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 A 4. D 5.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第三产业占比最大,经济发达,故为香港,乙第二、三产业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