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6953

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62311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解析,原卷版,试题,地理,月月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检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 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 A. 源头地区以水产养殖为主 B. 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 河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 D. 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气候暖湿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为青藏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和三类湿地面积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由图可知,影响青藏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光照 D. 人类活动 4.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降低使得冻土层增厚 B. 气温升高使水体蒸发量增加 C. 气温升高使水生植被增加 D. 气温降低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5. 下列人类活动会使青藏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的是( )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造林工程④盐田开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一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全长2798千米。读“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中哈输油管线所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壤红漠化 C. 土地荒漠化 D. 气候变暖 7. 关于图示地区河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河流水量较大②湖泊盐度较高③河流多数有凌汛现象④湖泊逐年扩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8. 我国通过图中路线进口石油与从中东进口石油相比,其优势是( ) ①路程短②安全性高③受第三国影响小④石油质量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存在成熟林、过熟林大量积压、腐烂的现象。俄罗斯原木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产值仅占全球木材市场贸易的3%。下图为俄罗斯森林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俄罗斯的成、过然林大量积压、腐烂,资源浪费严重,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气温高,木材易腐烂变质 B. 气候温暖潮湿,病虫害多发 C. 林区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足 D. 国际市场对木材需求量小 10. 俄罗斯木材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A. 保护森林,减少采伐量 B. 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C. 加强监测,防治病虫害 D. 伐育结合,提高覆盖率 世界文化遗产布吕根老城位于挪威卑尔根市中心的码头边。老城中色彩斑斓、锥状屋顶的老木屋是欧洲保留最完整、最集中、最大的木屋群。人们常常漫步在细雨中的布吕根老城,或躲在木屋内品酒、喝咖啡,仿佛置身于中世纪。图1示意挪威卑尔根位置,图2为布吕根木屋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1. 中世纪,布吕根老城建筑以木屋为主的原因是( ) A. 原料丰富 B. 防寒保暖 C. 材料轻巧 D. 预防地震 12. 形成该地多细雨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近 B. 位于迎风坡 C. 受暖流影响 D. 受低压影响 13. 该地居民常常躲在木屋内品酒、喝咖啡的习惯是缘于(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