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88310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3.9《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89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道德,法治,一年级,下册,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 cover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与责任,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教材分析 《我爱我家》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该单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与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本单元包括“我的家庭”“我爱我家人”“我为家人做点什么”等几部分内容,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熟悉家庭成员,但往往对家庭角色和责任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与责任,并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与责任,学会关爱家人,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和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与责任。 学生能够学会关爱家人,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家庭矛盾的处理方法,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家庭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与责任。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学会关爱家人和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使他们更加珍惜家庭和睦的氛围。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与责任。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关爱家人和处理家庭矛盾。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家庭照片、家庭角色介绍、家庭故事等教学资源。 2. 实物教具:如家庭角色卡片、家庭矛盾情景模拟道具等。 3. 家庭作业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家庭合照,并简单介绍家庭成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1. 情感导入:教师首先展示一张温馨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是谁的家?照片中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家庭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你们的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你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 2. 分享交流: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家庭合照,分享家庭中的趣事和感受。通过学生的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家庭生活中的经验和做法。这样的分享交流环节,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更加活跃和积极的课堂氛围。 通过情感导入和分享交流环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二、新课探究(约15分钟) 1. 家庭角色认知: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家庭角色的介绍,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角色。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每个角色在家庭中的职责和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角色都对家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