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9456

2025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9563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答案,差异性,整体性,自然环境,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一 自然地理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五年高考 考点1 植被与土壤 (2023山东,1—2,6分)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2023浙江1月选考,15—16,4分)盐土是排水不畅或蒸发强烈地区具有明显积盐过程的土壤。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盆地山前冲积平原断面图,沿坡分布多种盐土。完成下面两题。 3.该区域盐土地域分布呈现(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    D.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 4.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辽宁,12—13,6分)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的水所固定二氧化碳(或生成干物质)的量,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自然状态下,下列选项中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我国(  ) A.7月的热带季雨林    B.12月的热带季雨林 C.7月的落叶阔叶林    D.12月的落叶阔叶林 6.最可能提高祁连山区高寒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的是(  ) A.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    B.月平均风速均减小 C.生长季降水比例降低    D.月平均温度均降低 (2022天津,5,3分)地处皖南的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历来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风昌盛而著称。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下图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回答下题。 7.关于当地低山丘陵上的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 A.母质为冲积物,土质黏重    B.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 C.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D.物理风化作用强,土层厚 (2022河北,14—15,6分)为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县的土壤侵蚀状况,研学小组收集了两种分辨率的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基础数据。根据基于实地监测试验制定的土壤水蚀评价国家标准(下表),应用GIS技术,对该县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依据高分辨率(大比例尺)和低分辨率(小比例尺)两种数据得到的评价结果差异明显(下图)。因高分辨率数据与制定国标所依据数据的分辨率更接近,故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两种方案评价结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分辨率下的(  ) A.地面坡度数据差异明显    B.土地分类数据差异明显 C.植被覆盖度数据差异明显    D.降水强度数据差异明显 9.改善低分辨率方案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途径是(  ) ①调整主要影响因素    ②提高基础数据分辨率 ③建立新的评价标准    ④采用新的评价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2湖南,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 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 (1)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请说明理由。(4分) (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途径,提出增强当地森林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措施。(4分) 考点2 自然环境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