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9466

2025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十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1863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答案,发展,区域,布局,交通运输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二 人文地理 专题十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五年高考 考点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3湖北,7—8,6分)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高层建筑多 C.河网密度大    D.地面车流多 2.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  )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 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 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 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广东,1—2,6分)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4.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临近性   D.等级性 (2021河北,5,3分)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系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中欧港口的节点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及联系强度(反映港口间货物流量),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绘制中欧航运网络核心组织结构图(下图)。在中欧海运贸易量总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港口的相对地位明显提高,枢纽节点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为枢纽的网络组织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5.1995—2015年中欧航运网络系统中(  ) A.欧洲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减少 B.欧洲枢纽节点间联系强度减弱 C.中国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 D.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 (2019课标Ⅰ,6—8,12分)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3广东,1—2,6分)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下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 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 A.公路网更完善   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   D.河网更密集 (2023新课标,4—6,12分)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图中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 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    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