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0517

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77528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先秦诸子散文” 第二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 先秦诸子百家散文 4.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礼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5.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庄子》 6. *兼爱/《墨子》 儒家君子 仁者爱人 道家隐者 山高水长 墨家侠士 兼爱众生 单元学习主题 传统文化 · 先秦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论道,为的是推行各自的思想主张。 儒家讲求入世,施行仁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儒家弟子孜孜追求的人生理想。 道家讲究出世,在老子和庄子的作品中,虽然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脱,但是剥开表象,隐藏其中的是他们对生命莫大的挚爱。 墨家所崇尚的是平等、博爱、大度、奋进、竞争、节俭,他们守纪律,注重自然科学,这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对生命意义的尊重。 让我们与诸子百家同行,传承中华文化经典。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先秦诸子散文”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 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 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借助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自主) 2、熟读并翻译前六章(自主) 3、结合第二章,试简要分析仁、礼、乐三者的关系(合作) 4、第三章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合作) 5、第五章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合作) 6、结合第六章,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和“质”的关系?(合作) 任务一:识经典,知概貌 试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论语》及孔子 《论语》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 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儒家学派创始人 创私人讲学之风 倡导仁义礼智信 周游列国,四处碰壁 晚年修订六经 作者简介 (公元前551年-479年) 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作品介绍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请借助注释,疏通句意,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前六章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 读经典,明要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 安:安逸。 敏:勤勉。 于:对(在)。 而:表并列,并且。 就:靠近,到……去。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正: 形作动,匡正,端正。 已:句末语气词。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工作勤勉,并且说话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第一章 君子“好学”要做到哪几条 给我们什么启发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 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勤勉、说话谨慎 就有道而正焉 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启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