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6807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一)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6618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
    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一) 一、语文知识运用 1.(2024八下·兴宾月考)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学低碳】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①班委会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为下面的海报配上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图旨,10字以内。) (2)【谈诗人】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小语选择了《诗第十二》进行专题阅读,下面是小语做的读书笔记,请你补充完整,使诗人与特点介绍相符。 诗人 特点介绍 ①    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 陆游 他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②    他是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他作诗也只求明白诚恳,不排不典;他的诗是散文化的。他后来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杜甫 ③    (3)【论经典】读了《经典常谈》后,小文同学表达了关于阅读经典的看法(如下)。你需要针对小文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青少年花时间阅读经典作品不值得。首先,经典作品内容过时,已经被时代抛弃。其次,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读经典作品没有实际的作用。 【答案】(1)低碳生活 , 绿色出行 (2)李白;陶渊明;他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写的是“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 (3)示例:青少年花时间阅读经典是有必要的。经典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它常读常新,能走进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我们要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知识点】其他常识;拟定标语、宣传语等;语言得体;作品的经典情节;《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1)宣传标语要围绕海报内容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海报上一朵绿色的树叶,还有两辆自行车,强调绿色低碳。可以拟写为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2)①贺知章在长安见到李白时,称呼他为“谪仙人”。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中有提到: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②陶渊明告别仕途,走入山水田野之间,开始了“不以躬耕为耻”的幽居生活。隐居生活使陶渊明的精神得到彻底的解放,他每日弹琴读书以消忧,著文赋诗以明志,时常与乡里邻居聚集一堂,相互切磋。这样的生活使陶渊明对山水田园、风土民情有了真切的体会,他吟诵出一首首清新隽秀的山水田园诗,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南朝钟嵘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③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3)针对小文的观点进行反驳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你对阅读经典的看法,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如:经典代表了人类文明和智慧,阅读经典可以帮助我们从前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 故答案为:(1) 低碳生活 , 绿色出行 (2)①李白 ②陶渊明 ③他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写的是“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 (3) 青少年花时间阅读经典是有必要的。经典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它常读常新,能走进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我们要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点评】(1)本题考查拟定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围绕海报内容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