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0309

第18课 辛亥革命 练习(含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2274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18课 辛亥革命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单选题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均为共和政体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中能体现两者相同点的是(  ) 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B.“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C.“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2.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这表明孙中山意在( ) A.构建近代民族国家 B.揭露清廷的民族压迫政策 C.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获取列强对新政权的承认 3.“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4.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的统治在风雨飘摇中不断被削弱,直至统治命运被终结。以下事件中承担了终结者使命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5.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中央机构改革( ) A.致力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B.迅速摆脱了内外困境 C.旨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体现了半殖民地特征 6.“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孙中山的某一政治思想既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创新,被认为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符合上述特征的政治理论是( ) A.三权分立 B.五权宪法 C.君主立宪 D.责任内阁 8.1911年年底,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称“此次革命举动,秩序井然,并于外人利益,非常尊重,与从前此等乱事,大不相伴”,建议在京“各领事目下须以实在政府待革命”。英国外交大臣的上述举措( ) A.说明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 B.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C.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便利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9.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武昌起义 10.“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法律条文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B.明确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D.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11.有学者指出:“袁世凯不能控制内阁,内阁总理也不能。总理不是代表参议院多数党,不能控制预算或者是地方政府。参议院可以弹劾政府,但是政府并不能解散参议院。”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仿行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B.强调议会的权力中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