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1935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165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语文,解析,原卷版,试题,期中
    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下期中测试语文(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或括号里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独坐幽篁里,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3)在《逢入京使》中,既点题又寄寓诗人岑参一片深情,同时又能表达自己豪迈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 (4)韩愈《晚春》中的“_____ ,_____”两句,用拟人手法,通过对加入留春行列且不甘示弱的朴素无华意象的生动描绘,借此表达诗人珍惜光阴、不愿错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答案】 ①. 弹琴复长啸 ②. 雄兔脚扑朔 ③. 雌兔眼迷离 ④.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⑤.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⑥.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⑦. 惟解漫天作雪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弹、琴、啸、雄、朔、雌、逢、凭、榆、荚。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春节红、端午绿□重阳黄……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节日的一抹色彩。红,是春节的主旋律。每到春节,铺天的红色涌来,赶走了冬日的沉寂,淹没了一年的不快。耀眼的中国红映照着祖国的大好山川,映在了人们幸福的脸膛。家家户户在团圆欢聚的时刻,也在尽情体会着中国文化的魅力。“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每到清明,在细软的春雨中,挨不过思念逝者的悲伤与沉重□在鲜脆的绿意中,又难掩对亲近自然的向往和欢愉。在丰厚复杂的情感中,体味着生命的相似相续。“碧艾香蒲处处忙”,仲夏时节,在粽叶的清香之中,在龙舟竞渡的鼓角声里,一个饱含民俗趣味与家国情怀的端午佳节偏然而至。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旋律( ) ②仲夏( ) (2)语段中画线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____”改为“_____”。 (3)语段中加点词语“节日”“脸膛”的词性皆是_____。 (4)语段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 逗号 分号 B. 顿号 分号 C. 句号 句号 D. 冒号 感叹号 【答案】(1) ①. xuán ②. zhòng (2) ①. 偏 ②. 翩 (3)名词 (4)B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旋律, xuán lǜ ,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仲夏, zhòng xià ,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偏然而至———翩然而至,piān rán ér zhì,样子轻快灵活。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名词。 脸膛,解释为脸,脸盘。是名词。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第一处“春节红、端午绿□重阳黄”是并列关系,用顿号; 第二处,“在细软的春雨中,挨不过思念逝者的悲伤与沉重”“在鲜脆的绿意中,又难掩对亲近自然的向往和欢愉”是并列复句,中间用分号。 故选B。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3. 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__(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射箭) B. 公亦以此自矜(自夸) C.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D. 尔安敢轻吾射(安全) 5. 本文是一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