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2203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68769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一轮复习验收 八年级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运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直叩苍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读图获取解读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小明搜集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并进行了探究活动。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由图1可知太阳系中存在一个小行星带,其位于( ) A. 金星与地球之间 B. 火星与木星之间 C. 木星与土星之间 D. 土星与海王星之间 2. 当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的位置是( ) A. 直射点a点附近 B. 直射点b北侧 C. 直射点b点南侧 D. 直射点c点附近 3. 当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比海南昼长 B. 临沂昼短夜长 C. 全球昼夜等分 D. 澳大利亚昼渐短夜渐长 4. 关于人类太空探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空探索阻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利于国际合作 B. 太空探索对生命科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C. 可以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D. 太空探索可以开拓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空间产业 【答案】1. B 2. C 3. B 4.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1可知,太阳系种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10月26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正在向南移动,距离赤道较近。故在图2中的b的南侧,故C正确,ABD不正确。故选C。 【3题详解】 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当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 2023年10月26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长,故A不正确;临沂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B正确,C不正确;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D不正确。故根据题意选B。 【4题详解】 联系实际可知,太快探索会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合作,A不正确;太空探索的实验研究对生命科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太空探索可以开拓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空间产业,故BCD正确。根据题意选A。 【点睛】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造纸术的外传之路东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置四郡,此后许多汉朝人迁至此地,造纸术随之而来。公元5世纪初,造纸术传入日本,汉朝人指导当地居民种植构树,以构树皮造纸。西线:公元751年,唐朝造纸工匠向欧洲各国传授造纸技艺。公元1151年,西班牙出现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造纸术开始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地。南线:公元2—3世纪,许多有技艺有学识的人迁居交趾郡(今越南北部),造纸技术由此传至越南。南宋末年,又有人迁居爪哇岛,造纸术被传至此地。结合造纸术的外传之路图和构树的生长习性,完成下面小题。 5. 分析唐朝工匠向西前往欧洲西部途中降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多;纬度因素 B. 先逐渐增多,再逐渐减少;海陆因素 C. 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多;海陆因素 D. 先逐渐增多,再逐渐减少;地形因素 6. 根据构树的生长习性,下列哪种气候类型最适宜构树生长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唐朝工匠向西前往欧洲西部大致依次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降水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多,BD排除;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而产生的降水差异,故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A错误,C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