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3309

山东省夏津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物理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230858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考试,解析,原卷版,试题,物理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本试卷g均取10N/kg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常见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读数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下列关于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  ) A. 小球直径为1.1cm B. 测量烧杯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C. 电能表的度数为4353.6kW·h D. 温度计所测温度的示数为2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2.00cm,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3.10cm,则物体的长度为 L=3.10cm-2.00cm=1.10cm 故A错误; B.天平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B错误; C.电能表显示的数字的最后一位为小数部分,故示数为4353.6 kW·h,故C正确; D.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刻度在上30刻度在下,说明此时的温度为零下,所以,示数为﹣21℃,故D错误。 故选C。 2. 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C.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 “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经过光的反射映在杯子中的倒影,故A错误; 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故C错误; D.“一叶障目”是指用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 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图中手按压古筝不同位置的弦时,是为了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利用放大法,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 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丁图中的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4. 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B. 乙图中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吸热的现象 C. 丙图中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华吸热形成 D. 丁图中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固放热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图中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水珠,故A正确; B.乙图中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水遇冷放热的凝固现象,故B错误; C.丙图中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吸热熔化形成,故C错误; D.丁图中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故D错误。 故选A。 5. 对下面人和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进化和改进现象。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蚊子细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穿皮肤汲取人和动物体内的血液 B. 安全气囊在突发事件时弹出,可以减小人的惯性,从而减小伤害 C. 泥鳅体表有一层黏滑的液体,可减小摩擦以利于钻入泥洞 D. 鸟类的前肢变为翼,可增大与空气作用力而得以飞翔 【答案】B 【解析】 【详解】A.蚊子细尖的口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惯性与人的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