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3728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82333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小 测 1、说出中国梦提出的时间和提出者?什么是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什么目标?请说出该目标的具体内容?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是什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发生哪些变化?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5、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7、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启了哪些新征程?中共二十大对哪些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的方法; 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和习俗的能力; 4.培养学生参与民间传统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 3、历史解释: 4、史料实证: 5、家国情怀: 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政策; 培养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意识。 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的基本情况; 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知晓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归纳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机关的职责是什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是什么?说出该制度的确立过程? 4、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自治机关? 5、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叫什么?说出该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和意义? 6、目前,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有多少个自治州?多少个自治县? 7、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历史意义? 8、新时代,中共中央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是什么?取得什么成绩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措施有哪些? 10、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取得哪些成效? 11、国家是如何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 12、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什么大决策?? 13、青藏铁路是何时开通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预 习 知识探究 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机关的职责是什么? 定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职责: 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驶自主权 。 知识探究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是什么?说出该制度的确立过程? 性质: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过程: 产生: 1949年,《共同纲领》确定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54年,载入宪法。 发展: 颁布实施: 知识探究 4、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知识探究 5、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叫什么?说出该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和意义? 第一个自治区名称: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 成立的时间: 1947年。 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意义: 知识探究 6、目前,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有多少个自治州?多少个自治县? 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