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3793

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从江县停洞中学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26870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从江县,2024年,化学,解析,原卷版,试题
    2024年从江县停洞中学中考一模 化学试卷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4页,共两个大题,14个小题。满分6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做法是 A. 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B. 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C. 倡导“低碳”生活 D. 促进山地增绿加快生态修复 【答案】A 【解析】 【详解】A、露天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符合题意; B、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不符合题意; C、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山地增绿加快生态修复,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 加热、使用后用灯帽盖灭 B.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下防止腐蚀胶帽 C. 测量液体体积、可用作溶解物质 D. 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故A正确; B、胶头滴管用来吸取液体,使用时滴管口向下,若向上,会使液体倒流,可能会腐蚀胶帽,故B正确; C、量筒用于量取或测量液体体积,不能做配制溶液时溶解物质的容器,故C错误; D、为防止液体洒落,所以漏斗可以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故D正确。 故选C。 3. 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下列纯争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化氢中氢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A不正确; B、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B不正确; C、氯化钾在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C正确; D、硝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4.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单宁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宁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52:(16×46)=228:13:184,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B、单宁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2:(16×46)=13:184,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单宁酸由单宁酸分子构成,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46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符合题意。 故选D。 5. 形成基本的化学学习观念,能更好的认识物质的变化及其本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变化观:20g木炭在32g氧气中完全燃烧可以产生52g二氧化碳 B. 元素观:某白色固体物质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蒸干剩余溶液后得到了氯化钠固体,所以原固体一定含有钠元素、氯元素、碳元素 C. 微粒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化学式O2;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化学式为H2O2 D. 结构观:氯化钠和氯化镁都能和硝酸银产生沉淀,是因为结构中都含有氯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木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