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4313

2024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大盘点专题特训 专题15 调整与竞争——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演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4251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2024年,解析,演变,秩序,政治经济
  • cover
专题十五 调整与竞争 ———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演变 内容导航 01 阶段特征 02 知识整合 03 易错概念 04 重难深化 05 专题训练  1945年至今,是多种文明和多个力量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推动着整体世界的发展。 政治 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二战后,美苏全面冷战成为二战后近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力量开始出现,极大地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3)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经济 (1)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各国纷纷进行经济体制调整。 (2)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3)苏联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5)中国经过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 思想 文化 世界经济生活和文化变得丰富多彩,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更加深入发展,多种文明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一)政治方面 国际关 系与国 际格局 一、两极格局(美苏冷战) 1.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主要表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如三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3.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多极化趋势 表现: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第三世界的兴起。 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2.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1)成就: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成就显著。 (2)面临的挑战: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发展中国家要真正克服障碍获得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四、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2.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问题以及和平与安全问题。 3.全球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1)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全球治理的新现象不断出现 社会结构 (1)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二)经济与社会方面 经济新变化 1.资本主义国家 (1)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 (2)国际:建立国际经济组织 2.社会主义国家 (1)苏联的三次改革 (2)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建设 生产力新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的革命。 世界贸易 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60年代以来,出现欧共体、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集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社会生活 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 1.宏观调控 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