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4405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6601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三模
    保定市定州二中高三下学期 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考古发现,距今约5000年前的河南庙底沟遗址的典型器物是花瓣纹彩陶,以粟、黍为主要栽培作物,已经饲养猪,出土的工具以石刀、石铲为代表。与其特征最接近的考古遗址是( ) A. 仰韶文化遗址 B. 石家河遗址 C. 良渚文化遗址 D. 兴隆洼遗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河南庙底沟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典型器物是花纹彩陶,以粟黍为主要培作物等,这些特征与仰韶文化具有相同的特点,A项正确;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遗址,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排除B项;良渚文化位于长江流域,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排除C项;兴隆洼遗址地处牤牛河上游,是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发现了中国迄今年代最早的玉器,排除D项。故选A项。 2. 《尚书》是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记事。据统计,在先秦诸子的《论语》《孟子》《墨子》《礼记》《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九部著作中,引用《尚书》多达168条。这说明( ) A. 百家学说相互依存借鉴 B. 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 诸子思想根植传统文化 D. 《尚书》的记载真实可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先秦诸子的著作包括儒家、墨家、法家等都在引用《尚书》来论证自己的学说,而《尚书》是传统文化的记载,这说明诸子思想根植传统文化,C项正确;先秦诸子九部著作共同引用一本书的内容,并没有说他们之间“相互依存”,排除A项;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排除B项;《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献之一,但不能说明《尚书》的记载就真实可信,排除D项。故选C项。 3. 汉武帝任用商人出身的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督办盐铁事务。任用精于心算的商人子弟桑弘羊为侍中, “三人言利,事析秋毫”。汉武帝此举意在( ) A. 解决封国问题 B. 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C. 平抑各地物价 D. 提高商人政治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任用商人出身的官员“督办盐铁事务”“三人言利,事析秋毫”,汉武帝的目的是利用商人能吃苦耐劳、善于经营的特点,帮助政府垄断盐、铁生产和销售,来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逐步解决了封国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平抑各地物价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是指参政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4. 宋太宗时规定,各路转运使不准随便上京奏事,遇“非常事,许乘驿入奏”。神宗时,特准部分转运使“如有要切公事,须合面奏者,即取旨”。徽宗后期,要求转运使“各条具所部无名之费、不急之务”奏报朝廷。据此可推断( ) A. 地方向中央奏事流程规范化 B.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逐渐下降 C. 转运使的政治地位日益上升 D. 中央对地方管理方式集权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