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485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13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拓展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bǐ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A】学生放shǔ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乙】 闻一多面对敌人的疯狂tú杀,无比悲愤【B】面对敌人制造的白色恐bù ,拍案而起,毫不畏惧,做了最后一次讲演。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挑拨离间( )( ) 无耻( ) 蛮横(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卑bǐ( ) shǔ( )假 tú( )杀 恐bù( )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4)A、B两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 晏几道①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②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③意。 一捻④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注:①晏几道:晏殊第七子。有才华,性孤傲,历任通判等小官,晚年家境中落。②内样妆:宫廷新妆样式。③东君:春天之神。④一捻:细小、短暂。 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3.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⑨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