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6080

广东省汕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6416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东省,汕头市,某校,2023-2024,年高,三下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校一模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学者通过对山东沭河上游遗址中史前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发现,靠近遗址中心位置的陵阳河人骨中C 植物(包含黍、粟、高粱等)的百分含量为24.6%,C 植物(包含小麦、稻米、榛果等)的百分含量为75.4%;同一时期围绕在其周围的,如小朱家村人骨中C 植物的百分含量为65.1%,C 植物的百分含量为34.9%。由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区( ) A.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具备 B.作物种类丰富且技术较发达 C.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特征 D.已出现社会阶层分化的现象 2.秦朝沿袭商鞅时代的奖励军功制:杀敌一人者赐爵一级,可以任五十石之官;杀敌二人者赐爵二级,可以任百石之官,由此出现大批军吏担任地方官员的现象。据此推测,这一现象( ) A.为阶级矛盾激化埋下隐患 B.标志秦代官僚政治的形成 C.推动了秦统一天下的步伐 D.加速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一方面,仍以族内长者亲授学业、耳提面命的传统模式为主;另一方面,受私学置馆授徒之风影响,由延师授业发展为“家馆”的教育形式,且家馆数量日益增多。这一时期的家族教育( ) 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文化垄断 B.凸显了士族社会的特征 C.扩大了程朱理学的社会影响 D.淡化了人们的门第观念 4.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这反映出( ) 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 D.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 5.清朝前期,政府征集名儒编纂巨籍三十多种。康熙时敕修、雍正初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凡一万卷;乾隆时的《四库全书》凡三千四百五十七部,七万九千七十卷,更是巨籍,对学术的贡献亦甚大。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政治认同 B.促进民族交融 C.恢复儒学正统 D.倡导经世致用 6.1855年10月,在厦门的街道上到处粘贴着一份绅商所写的揭帖,揭露了外国殖民者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雇佣一些心术不正的叛徒,通过各种手段,诱骗老实的人们,然后通过海运把这些受骗人卖到外国进行强迫劳动的事情。揭贴所揭露的内容反映了( ) A.劳务输出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途径之一 B.以华制华是外国殖民者侵略中国的方式 C.官府借告示揭露殖民者给中国带来灾难 D.西方资本主义具有扩张掠夺的本质属性 7.1862年,清政府设立同文馆翻译包括法学在内的西方著作;在洋务派创办的学堂里,《万国公法》被列为必修的课程;1905年9月,清廷正式宣布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上述变革( ) A.维护了日益丧失的国家主权 B.拓宽了科举制度的选官范围 C.适应了外交形势的迫切需要 D.开启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8.依据此表,可以得出( ) 1911—1923年日本自行车输入中国状况表 年份 1911 1914 1917 1920 1923 总值(单位:关平两 20209 48154 100917 181896 66417 占中国进口比 19.76% 31.80% 71.8% 52.62% 19.10% A.日本长期独占了中国商品市场 B.群众性反日斗争效果不明显 C.数据变化与国际局势密切相关 D.中国民众出行方式根本改变 9.1943年3月起连续数月,《解放日报》陆续刊登了以边区劳动英雄为题材的各类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数十篇,如诗人艾青、画家古元围绕边区第一个农民劳动英雄吴满有,分别创作的长诗《吴满有》(见左图)和木刻版画《向吴满有看齐》(见右图)。这反映了(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