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7045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与道德法治试题-初中历史(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1947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江苏省,法治,解析,原卷版,初中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测试 历史部分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历史部分和道德与法治部分,共10页,满分120分(历史70分,道德与法治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西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而屡次戏弄地方诸侯,最终导致西周信誉扫地,真正的外族入侵却无人营救的故事,在当时带兵勤王是诸侯的义务,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继续推进,“均衡教育”又成为今年“两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下列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提出“仁者爱人” B. 提出“为政以德” C. 主张“有教无类” 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3.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到:“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一一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于新疆地区源于(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丝绸之路开通 D. 新疆行省的设置 4. “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材料体现了当时读书人重视( ) A. 唐诗宋词 B. 科技创新 C. 科举考试 D. 钻研八股 5. 晨霜同学在学习“盛唐气象”这一内容时,绘制了如下的内容结构示意图。你认为①处可填写( ) A. 玄类西行 B. 文成公主入藏 C. 澶渊之盟 D. 设置驻藏大臣 6. 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宋朝南北方户籍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南方人口北迁 C. 北方财富增长 D. 城市生活繁荣 7. 考古学者在非洲肯尼亚发现了埋藏在地下长达600年的中国古钱币,钱币上有“永乐(明成祖年号)通宝”字样。这些古钱币能够印证( ) A. 玄奘西行天竺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8. “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议政(大臣)虚衔,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所有议政(大臣)空衔,著不必兼充。”这反映了清朝意在( ) A 减少财政支出 B. 强化皇权统治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削弱丞相权力 9. 正确构建思维导图,要求所列要素与史实相符。下列选项中数字与内容的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邓世昌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百团大战 B ①丁汝昌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百团大战 C. ①邓世昌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淞沪会战 D. ①丁汝昌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武汉会战 10. 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 A. “开眼看世界” B. 主张“中体西用” C. 宣传维新变法 D. 创办大生纱厂 11. 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而且国内出现至少400种白话报,几个持重的大杂志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也逐渐白话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时期( ) A. 文学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B. 白话报成为唯一传播媒介 C. 传统文学此时已被废止 D. 学校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 12. 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对下图漫画《日本的今昔》(1940年刊载于《抗战漫画》)的创作意图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 A. 展示作者对中日版图的想象 B. 提醒国人日本即将征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