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7273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48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学年,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
  • cover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设计说明 《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适合朗诵,大声朗诵更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领会周总理为人民奉献的一生,所以对诗歌的朗诵指导是此课的重点。这首诗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且作者想象丰富,使全诗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也是此课的重点。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3.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体会诗中蕴含的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之情。 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品读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拓展阅读: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联合国总部破格降半旗,致哀。这在联合国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是这样说的:“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半旗,这个决定是我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它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但是它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它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周总理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十里长街送总理》(图片展示周恩来总理逝世时,人民悲痛送别他的情景)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 二、预习任务 1.字音字形。 轰(hōng)鸣  谷穗(suì) 宿营(sù yíng)  篝(gōu)火 松涛(tāo) 海防(fáng) 心脏(zàng) 沉甸甸(diàn diàn) 2.文学常识。 柯岩(1929—2011),本名冯恺,女,满族,出生于河南郑州,当代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儿童诗集《小兵的故事》《我对雷锋叔叔说》,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等。 3.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1977年,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周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提示】注意重音、停连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 2.听读课文,思考感情基调、节奏、语速。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感情:深情、悲痛、崇敬、怀念。 语调:低沉缓慢。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2.学生听读课文,思考诗歌的感情基调、节奏、语速。 3.朗诵指导后,学生再读课文,并进行朗读展示。   通过初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诵能力,初步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四、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再读品味。 1.再读课文,逐节领悟朗读技巧和修辞手法。   【朗读指导】重读“我们的”,表现出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好”既高度概括了人民崇敬和怀念周总理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哪里”“想念”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你的”同“我们的”相照应。 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呼唤、寻找,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 (其他节次见课件) 2.梳理这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并说说诗歌表现了总理怎样的品质。   1.学生齐读,体会作者深沉饱满的感情,并根据朗读指导朗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