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7799

第九课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件(33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09251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九,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件,33张
    (课件网)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授课课件 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观看视频,揭示课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事的背景和主人公。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这是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电影片段,这次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战士,视频中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名字就是———邱少云。 邱少云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英雄呢?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战士们为什么“一动不动”潜伏在山沟里? 2.邱少云遇火烧身时的表现是什么?他为什么不救自己?战友们为什么不救邱少云? 3.描写“我”心理的句子有哪些?有什么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你认为邱少云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小组互动,交流。 朗读链接 蜷 山坳 荫蔽 潜伏 干涸 设置 伪装 警戒 模糊 轻微 勇猛 冲锋 激动人心 认读词语 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争中,“我”和邱少云在连队执行潜伏任务,通过“我”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活动,记叙了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严守纪律,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烈痛苦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结合课题和注释,思考文中的“我”,具体指的是谁? 文中的“我”指的是邱少云的战友李元兴,本文是邱少云的战友回忆的真实事件。 李元兴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内容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请你说说邱少云是一个怎样的人? 邱少云是一个自觉、严格遵守纪律,拥有伟大牺牲精神的年轻战士。 理清课文脉络,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潜伏( )———烧身( ) ———忍痛( )———牺牲( ) 纹丝不动 为了胜利 严守纪律 坚持隐藏 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 环境描写,详细描写了战士们潜伏的山沟环境,突出与敌人的距离之近,为下文邱少云的牺牲做了铺垫。 战士们为什么“一动不动”潜伏在山沟里?这段话里面哪些地方是场面描写?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向敌人阵地上轰击,山顶上不时地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地被掀翻了。炮兵的轰击不但摧毁了敌人的一部分工事,便于我们晚上突击,而且把敌人打得躲进隐蔽洞里,又保证了我们潜伏部队的安全。 潜伏的目的 炮击敌人的场面描写 小组交流,质疑解惑 这段话中哪些是场面描写? 我们全靠身上的伪装掩护自己。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都伏在枯黄的茅草里,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 点的描写 单独对邱少云潜伏的描写 场面描写 作者是如何描述邱少云遇火烧身时的情况的?有没有采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着,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不一会儿,火已经烧到我前面,火苗子一伸一伸的烤的我脸上热辣辣地疼,幸而面前有一堆不长草的乱石头挡着,火才没烧到我身上。 场面描写 面:火大 点:被火包围 忽然,一阵浓重的棉布焦味钻进我的鼻子,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