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8917

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63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联考,解析,原卷版,试题,政治
    2023一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 政治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 2024年1月1日是民法典施行3周年,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下列行为与原则对应正确的有( ) ①知假卖假一违背自愿原则 ②沈先生为儿子取名沈阳”一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③公司招聘以“女性”为由拒绝了小珍参与应聘—违背平等原则 ④某工厂向周边农田排放工业废水一违背绿色原则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知假卖假违背诚信原则,不是违背自愿原则,①错误。 ②: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善良风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风俗。沈先生为儿子取名“沈阳”,并未违背公序良俗原则,②错误。 ③:公司招聘以“女性”为由拒绝了小珍参与应聘,违背了平等原则,③正确。 ④: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某工厂向周边农田排放工业废水,违背绿色原则,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 陈某与祝某原同属一家公司,系同事关系。因在工作中产生积怨,陈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段辱骂、诽谤祝某的文字。8分钟后,陈某在熟人劝说下删除,却因微信朋友圈中与祝某互相熟悉的同事包括公司领导有很多,致使大家对祝某议论纷纷,工作安排受到影响。本案中( ) ①陈某将祝某个人私密信息非法公之于众误导了公司舆论 ②陈某的侮辱行为导致祝某在工作单位中的评价实际降低 ③陈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辱骂祝某的文字已构成名誉侵权 ④陈某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布辱骂祝某的文字构成隐私侵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陈某并没有将祝某个人私密信息非法公之于众,①不选。 ②:在微信朋友圈中与祝某互相熟悉的同事包括公司领导有很多,致使大家对祝某议论纷纷,工作安排受到影响,这说明陈某的辱骂行为导致祝某在工作单位中的评价实际降低,②应选。 ③:因在工作中产生积怨,陈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段辱骂、诽谤祝某的文字,陈某的该行为已构成对祝某名誉权的侵权,③应选。 ④:陈某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布辱骂祝某的文字构成名誉侵权,而不是隐私侵权,④不选。 故本题选B。 3. 黄先生是某村村民,与父母、弟弟居住在一间面积较小的平房里,因结婚需要,经村民会议征得小组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黄先生申请到一块宅基地并按照有关程序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黄先生申请到的宅基地不合法 ②该宅基地使用权是黄先生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③黄先生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该宅基地并在其上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④黄先生可以把申请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城里人,然后到城里买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根据材料信息,黄先生符合一户一宅条件,故申请到的宅基地是合法的,①说法错误。 ②: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②符合题意。 ③:农村村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有权利用宅基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③符合题意 ④:宅基地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可以在本集体内部买卖流转,无法转让给非本村的城里人,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 小奇从小热爱发明创造,初三的时候,她就参加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并荣获大奖;上高中后,他又完成了一项关于智能插座的发明,准备和一家企业合作,把这项发明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