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9127

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79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中考,一模
    机密★启用前 2024年日喀则市亚东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 (组卷网,总分:12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3分) 1. 草拟前言文案时,小新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帮助他。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 时光辗转如歌,立于岁末年初之际,细细咀嚼 ① 这一年,苦sè ② 有之,甜蜜亦有之;踌躇 ③ 有之,坚定亦有之;沉郁有之,洒脱亦有之……这一切,丰富着我们的经历,rú ④ 养着我们的精神,并化作时光的力量,谱写一部名为“成长”的史篇。 请你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咀嚼 ①_____ 苦sè ②_____ 踌躇 ③____ rú ④_____养 【答案】 ①. jué ②. 涩 ③. chú ④. 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咀嚼(jǔ jué):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苦涩(kǔ sè):又苦又涩的味道;形容心情愁苦而声音沉滞。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濡养(rú yǎng):滋养。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双减政策的推广与实施,撬动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也让学校找到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B. 无论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敢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C.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已经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D. 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语序不当,应将“实施”和“推广”互换位置; C.语义矛盾,删掉“至少”或“以上的”; D.两面对一面,将“流量多”改为“流量多少”;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C. 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的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D.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刘成章《安塞腰鼓》)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例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中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A.结合“盼望着,盼望着”可知运用的是反复的修辞;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是对偶的修辞; C.结合“梦的精灵”可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 D.结合“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可知,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 故选D。 4. 下列对摘录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实在是没听过这种①声音:②它稍显破碎,好像是乱珠碎玉发出的碰撞之声;开头几乎还有点③病态的感觉;然而,歌声之中充满了④真诚而又深切的⑤热情,有⑥一股青春的力量,盎然奋发;有⑦一种甜美的滋味,缠绵不绝;有⑧一样无边的哀愁,销魂彻骨。 A. 文段中①处“声音”是名词,⑤处“热情”是形容词。 B. 文段中②是一个比喻句,把声音比喻成乱珠碎玉发出的碰撞之声。 C. 文段中③④两处感彩不一样,“病态”是贬义词,“真诚”是褒义词。 D. 文段中⑥⑦⑧处的“一股”“一种”“一样”都是数量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