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0590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核心考点扫描(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分秘籍(5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8601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历史,期末,下册,58张,秘籍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考试复习 考试范围:八下全册 中国现代史 一条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两大转变: 四大制度: 四个时期: ———发展特征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 ②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①社会主义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一国两制” ①过渡时期 ②探索时期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 ④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66年 1978年 文革开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 1976年 文革结束 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十年建设) “文化大革命”时期 徘徊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现代史的分期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现代史 ———时空线索 建立新政权 巩固新政权 建设新政权 1949.10.1开国大典 对内 对外 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工业化起步:一五计划 制度确立:三大改造的完成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 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最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职能 科技文化成就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内: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国家统一(一国两制) 对外: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曲折中前进 大踏步前进 中国现代史 ———整体感知 单元结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 对内 对外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赢得和平环境,提高国际地位。 宣言书、里程碑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摧毁封建土地制度,农民获得土地,为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筹备 巩固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考点梳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1课 时间 地点 议题 内容 意义 1949年9月 北平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⑤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①规定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 中国 共产 党领 导的 多党 合作 和政 治协 商制 度 初步建立 发展 职能 性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 (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 地点 意义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国内 国际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10月1日国庆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天安门开始:五四运动 天安门结束:开国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