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0624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复习:历史发展主线及核心知识填空(复习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3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990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复习,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历史发展主线及核心知识填空展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期末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下册)历史发展的主线(隋—清) 隋 唐 五代十国 元 明 清 西夏 北宋 辽 西夏 西夏 金 南宋 581-618 都长安 隋文帝 杨坚 618-907 都长安 唐高祖 李渊 907-979 960-1127 1127-1279 1368-1644 1271-1368 1644-1912 五代 北方:后梁唐晋汉周 十国南方: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北汉在北方) 都开封 宋太祖 赵匡胤 都临安 宋高宗 赵构 都大京 忽必烈 都应天府(南京) 明太祖 朱元璋 都北京 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 时代特征: 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 时代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年, 建立 ,被称为隋文帝;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605年起, 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目的: 。 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包括 、 、 、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用: 。 3.科举制:初步形成:隋文帝时,初步确立 的制度; 创立: 设立 ,标志 。 作用: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了 ,扩大 。2)推动 。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 4. 隋炀帝的 ,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被称为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605年起,隋炀帝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用: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科举制:初步形成:隋文帝时,初步确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作用: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了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2)推动教育发展。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 4.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618年, 建立唐朝。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名臣:敢于直言的 (镜子)、善于谋略的 、敢于决断的 。 措施:政治:①进一步完善 ;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③ ;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贡献:唐太宗开创“ ”的治世局面。 3.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创立 制度。 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名臣: 、 。 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贡献:他统治的前期开创“ ”的鼎盛局面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名臣:敢于直言的魏征(镜子)、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措施: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贡献: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3.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创立殿试制度。 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名臣:姚崇、宋璟 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贡献:他统治的前期开创“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第3课 盛唐气象、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5.唐朝时为学习 ,日本派 到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